时间: 2025-04-26 01:3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30:41
妖蟆不为中秋地,
老兔先奔昨夜寒。
世事相违剧晴雨,
人生何苦许悲欢。
云窗自照青藜杖,
月户重修白玉盘。
坐想西风万袍鹄,
政飞健笔写琅玕。
这首诗的意境表达的是中秋之夜却没有月亮,妖蟆未必是为了中秋而存在,而老兔先逃跑到了昨夜的寒冷之中。世事变幻无常,有时晴天有时下雨,人生何必为了悲欢而烦恼。云窗映照着我手中的青藜杖,月户重新修饰着白玉的盘子。坐在这里想象着西风中万件衣袍的鸿鹄,正用笔挥洒写下那琅玕的美景。
作者介绍:方岳,字子鸾,号青溪,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中秋之际,正值天高气爽的时节,本应赏月,但因天象不合,反映了诗人对时事和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以“无月”为引子,开篇便引入了中秋的意象,却又以“妖蟆”与“老兔”设下反差,揭示了自然与人事之间的矛盾。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思索。诗中提及的“世事相违剧晴雨”,道出了人世间的无常,让人感到对人生的无奈与感慨。
在形式上,诗句整齐,对仗工整,展现了诗人扎实的功底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云窗自照青藜杖,月户重修白玉盘”这样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变幻时,所持有的冷静与淡然。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发人深省,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也有对人生哲学的探讨,表达出一种对人生苦乐的感悟,以及在无常中寻求内心宁静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提醒人们在纷扰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老兔”是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表现人生的无常?
诗中提到的“青藜杖”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方岳的《八月十四月食中秋遂无月》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涉及中秋的意象,但方岳更关注人事的无常和内心的思索,而苏轼则更倾向于对月亮的赞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两首诗的比较,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秋对不同诗人所代表的情感与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