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8:40
满江红 忆远,时蓉滨北游
作者: 顾贞立 〔清代〕
雁泣西楼,天亦瘦惨黄愁翠。
难消受长歌当哭,孤灯泻泪。
典尽难留嫁日衣,醉来却喜书空字。
问断肠吟就是何题,长门句。
屏山静,炉香细。
听不了,寒蛩砌。
数离愁多少,撑天塞地。
故国迷漫残照外,美人宛在潇湘里。
坐闺中对此可怜宵,人憔悴。
雁在西楼哀鸣,天色也因而显得瘦弱而苍凉。
难以忍受的悲歌让我痛哭,孤灯下泪水流淌。
典籍已经难以留住那嫁衣,醉酒之后却喜于书写空白的文字。
我问那断肠吟唱的题目究竟是什么,想起了长门的诗句。
屏山静谧,炉香细腻。
听不见的寒蝉在台阶上啼叫。
离愁到底有多少,像是撑满了天空和大地。
故国的余晖在迷漫之中,美人犹如在潇湘之地。
我坐在闺中面对这可怜的夜晚,心中充满了憔悴。
作者介绍:顾贞立(1645-1715),清代诗人,出身于书香世家,曾做过官,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时人推崇。他的诗歌风格多为细腻、感伤,擅长表达对故国和美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国运衰微、个人情感孤寂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离愁的抒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及个人的无奈。
这首《满江红》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苦。首句“雁泣西楼”以大雁的哀鸣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的心境。接下来的“天亦瘦惨黄愁翠”,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加强了情感的渲染,显示出一种萧条的美感。
诗中的“难消受长歌当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痛苦,而“孤灯泻泪”则用孤独的灯光映衬出内心的孤寂。诗人对“嫁日衣”的惋惜,象征着对青春与美好生活的追忆,然而“醉来却喜书空字”又透露出一丝自我安慰的无奈与无助。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故国迷漫残照外”勾勒出对故乡的思念,而“美人宛在潇湘里”则是对美好往昔的追忆,形成了对比和反衬。最后一句“坐闺中对此可怜宵,人憔悴。”生动地描绘出诗人独自面对夜晚的孤独与凄凉,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愁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故国及美人的深切思念,表现了人在孤独中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尽追忆与感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雁泣”主要代表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孤灯泻泪”用来形容什么?
诗人提到的“美人宛在潇湘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和对故人的怀念,呈现出女性特有的柔情与细腻。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