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7:2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7:22:44
满江红 其五 青墩夏咏
作者:董元恺
踯躅残红,听几处催归鸭鵊。
隐隐见平芜燕剪,落花波夹。
与我周旋从我好,用卿作达从卿法。
挽银河万斛洗炎蒸,凉风霎。
髹几畔,添香鸭。
矮屋畔,闲畚锸。
到采菱剥芡,不忧贫乏。
虎刺结成颗颗豆,凤仙染就纤纤甲。
折一枝斜插鬓云边,银钗压。
在残留的红色花瓣间徘徊,听到几处催促归来的鸭子。
隐约看到平坦的田野上,燕子在飞舞,落花与波浪交错。
与你周旋,与你相处好,愿意依你所法。
挽起银河,洗去酷热,凉风阵阵。
在几畦菜地旁,香气扑鼻的鸭子。
在矮屋旁,闲暇的锄头。
到采摘菱角和剥芡实时,不再担忧贫乏。
虎刺结成颗颗豆,凤仙花染成细腻的外衣。
摘下一枝斜插于鬓边,银钗轻压。
作者介绍:
董元恺是清代的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的情趣,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夏天的青墩,诗人描绘了夏日田园生活的闲适和恬淡,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这首《满江红 其五 青墩夏咏》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乡村夏日生活的热爱。诗中通过画面感十足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宁静的田园之中,感受到夏日的温暖与生机。开头几句描绘了残红花瓣与归鸭的景象,象征着夏日的结束与秋天的来临,充满了淡淡的惆怅。而后通过对田野、燕子、河流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悠闲的田园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律,情感真挚,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对自然的热爱。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时,常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画面生动鲜明,情感也更加细腻动人。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
逐句解析:
踯躅残红,听几处催归鸭鵊。
描述诗人徘徊在残红的花瓣中,听到几处催促归来的鸭子,表现出对春夏交替的感慨。
隐隐见平芜燕剪,落花波夹。
看到平坦的田野上,燕子在飞舞,落花与水波交错,描绘出宁静的乡村景象。
与我周旋从我好,用卿作达从卿法。
表达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愿意遵循自然的法则。
挽银河万斛洗炎蒸,凉风霎。
通过“银河”比喻河水,表现出夏日的清凉,传达了诗人对凉爽的向往。
髹几畔,添香鸭。
描述田边的鸭子,营造出一种田园的宁静气氛。
矮屋畔,闲畚锸。
矮屋旁杂乱无序的农具,表现出乡村生活的简单朴实。
到采菱剥芡,不忧贫乏。
诗人快乐地采摘菱角,体现出田园生活的无忧无虑。
虎刺结成颗颗豆,凤仙染就纤纤甲。
描绘自然的丰饶,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折一枝斜插鬓云边,银钗压。
把摘下的花枝斜插于头发中,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与美感。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宁静,体现了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鸭鵊”指的是:
A. 鸭子
B. 鵊鸟
C. 其他水鸟
“挽银河万斛”中的“银河”比喻的是:
A. 天上的星星
B. 清凉的河水
C. 朵朵白云
本诗表现的主要情感是: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C. 对战争的厌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及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