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残句:唐虞得良弼》

时间: 2025-04-29 11:01:53

诗句

唐虞得良弼,姬孔是前身。

尼丘钟骨骼,嵩狱舆精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01:53

原文展示:

唐虞得良弼,姬孔是前身。尼丘钟骨骼,嵩狱舆精神。

白话文翻译:

唐尧和虞舜得到了贤良的辅佐,姬昌和孔子就像是他们的前世。尼丘山赋予了他们坚实的骨骼,嵩山则赋予了他们不屈的精神。

注释:

  • 唐虞:指唐尧和虞舜,古代传说中的贤君。
  • 良弼:贤良的辅佐,指贤臣。
  • 姬孔:指周文王姬昌和孔子,象征着文化和道德的传承。
  • 尼丘:山名,传说中孔子出生地,这里代指孔子。
  • 嵩狱:嵩山,五岳之一,象征着坚韧和崇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初年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质朴无华著称,主张文学应反映现实,关心民生。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古代贤君和贤臣的敬仰,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王禹偁在思考历史和文化传承时所作,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文化精神的传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唐尧、虞舜、姬昌和孔子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古代贤君和贤臣的敬仰。诗中“尼丘钟骨骼,嵩狱舆精神”一句,巧妙地运用地理意象,将孔子的智慧和嵩山的坚韧精神相结合,表达了文化传承和精神不朽的主题。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象鲜明,体现了王禹偁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唐虞得良弼”:开篇即点明主题,强调古代贤君得到贤臣辅佐的重要性。
  • “姬孔是前身”:通过比喻,将姬昌和孔子视为唐虞的前世,强调文化传承。
  • “尼丘钟骨骼”:用尼丘山象征孔子的智慧和品格,赋予其坚实的文化基础。
  • “嵩狱舆精神”:以嵩山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强调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姬昌和孔子比喻为唐虞的前世,形象地表达了文化传承的概念。
  • 象征:尼丘山和嵩山分别象征孔子的智慧和坚韧精神,增强了诗歌的意象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古代贤君和贤臣的形象,强调了文化传承和精神不朽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尼丘:象征孔子的智慧和品格。
  • 嵩狱: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唐虞”指的是哪两位古代贤君? A. 唐尧和虞舜 B. 唐太宗和虞世南 C. 唐玄宗和虞允文 D. 唐高宗和虞世基

  2. “尼丘钟骨骼”中的“尼丘”指的是什么? A. 孔子的出生地 B. 孔子的故乡 C. 孔子的学府 D. 孔子的墓地

  3. 诗中“嵩狱舆精神”中的“嵩狱”指的是什么? A. 嵩山 B. 嵩阳书院 C. 嵩县 D. 嵩岳寺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表达了对古代贤臣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 韩愈的《进学解》:强调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性。

诗词对比:

  • 王禹偁的这首诗与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都表达了对古代贤臣的敬仰,但王禹偁的诗更侧重于文化传承和精神不朽的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禹偁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王禹偁诗歌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桫椤树 赠仆射侍中刘相公挽词三首 牛背双鸜鹆 饮酒呈邻几原甫 愿嚏 九日永叔长文原甫景仁邻几持国过饮 和孙端叟蚕具十五首 其五 科斧 祫享观礼二十韵 王祁公北园 依韵和李君读余注孙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遂古 略见一斑 砰击 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麦字旁的字 雨僝云僽 赞口不绝 万门千户 力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卝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戢制 下巴颏儿 别具只眼 因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