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3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30:37
原文展示:
鼎湖髯断去难攀,九五飞龙已御乾。 两制旧臣生白发,一番新贵上青天。 老为郎吏承縗絰,假作诸侯哭几筵。 疏贱无由撰哀册,梦中空负笔如椽。
白话文翻译:
鼎湖的髯须断了难以攀附,九五之尊的飞龙已经驾驭乾坤。 两朝的老臣生出了白发,新晋的贵族直上青天。 年老的我作为郎吏承受丧服,假扮诸侯在几筵前哭泣。 出身卑微的我无法撰写哀册,梦中也只能空负着如椽的大笔。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质朴,有“王右丞”之称。此诗作于宋太宗赵光义去世,真宗赵恒继位之际,表达了对先帝的怀念和对新君的期待,以及对自己身份低微无法参与重要文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宋太宗赵光义去世后,真宗赵恒继位时所作,诗人通过对比新旧朝臣的境遇,表达了对先帝的深切怀念和对新君的期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因身份低微而无法参与国家大事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先帝去世和新君即位的描绘,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感慨。诗中“鼎湖髯断”和“九五飞龙”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先帝的逝去,后者象征新君的登基。诗人以“两制旧臣”和“一番新贵”的对比,表达了对旧时代的怀念和对新时代的期待。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因身份低微而无法参与国家大事的无奈和悲愤,体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刻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先帝去世和新君即位的描绘,表达了对先帝的深切怀念和对新君的期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因身份低微而无法参与国家大事的无奈和悲愤。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鼎湖髯断”象征什么? A. 先帝的逝去 B. 新君的登基 C. 老臣的沧桑 D. 新晋贵族的崛起
诗中“九五飞龙”象征什么? A. 先帝的逝去 B. 新君的登基 C. 老臣的沧桑 D. 新晋贵族的崛起
诗中“两制旧臣”和“一番新贵”形成什么修辞手法? A. 对比 B. 象征 C. 自嘲 D. 排比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