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8:14
原文展示:
朱红牡丹 渥丹容貌着霓裾,何事僧轩只一株。 应是吴宫歌舞罢,西施因醉误施朱。
白话文翻译:
她的容貌如同涂抹了鲜艳的朱砂,穿着如同彩虹般的衣裳,为何在这僧人的轩室中只有这一株? 想必是吴宫中的歌舞已经结束,西施因为醉酒而误将朱砂涂抹在了牡丹上。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明快流畅著称,对后世影响较大。此诗通过对朱红牡丹的描绘,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赞美和对历史的遐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文化艺术繁荣。诗人通过对朱红牡丹的描绘,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和对历史的遐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朱红牡丹为题材,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赞美和对历史的遐想。诗中“渥丹容貌着霓裾”一句,以鲜艳的朱砂和彩虹般的衣裳来形容牡丹的美丽,形象生动。后两句“应是吴宫歌舞罢,西施因醉误施朱”,则巧妙地借用了西施的典故,将牡丹的朱红色与西施的妆容相联系,赋予了牡丹以历史和文化的内涵,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朱红牡丹的描绘,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赞美和对历史的遐想。诗人通过对牡丹的描绘,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渥丹容貌着霓裾”一句,形容的是: A. 西施的妆容 B. 牡丹的美丽 C. 僧室的装饰 D. 吴宫的歌舞
诗中借用的历史典故是: A. 越王勾践的故事 B. 吴宫歌舞和西施的故事 C. 春秋时期的战争 D. 唐朝的宫廷文化
诗的最后一句“西施因醉误施朱”,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西施醉酒后的行为 B. 牡丹的朱红色如同西施的妆容 C. 西施误将朱砂涂抹在牡丹上 D. 西施的美丽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