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1:05
念奴娇·和徐花农侍郎秋雨骤寒书感作
作者: 许禧身 〔清代〕
小窗秋夜,听阶前风雨,声声落叶。
天际孤帆疏柳外,水浪拍堤如雪。
凉月乌啼,平沙雁断,回首成凄咽。
愁云锁处,难抛玉宇琼阙。
最怜昨岁干戈,洞庭波沸,满地多荆棘。
暮色层层迷远岫,一望千山重叠。
感慨悲歌,断肠词调,不忍论畴昔。
曲栏凭尽,淞滨权作羁客。
在这个秋夜的小窗前,我听着阶前的风雨,落叶声声入耳。
天边孤帆在稀疏的柳树外行驶,水浪拍打堤岸,像雪一样白。
凉月下乌鸦啼叫,平沙上大雁孤断,回首时不禁感到凄凉。
愁云在眼前笼罩,难以忘却那美丽的宫阙。
最让我怜惜的,还是去年战乱,洞庭湖的波涛汹涌,满地荆棘丛生。
暮色层层迷离,远山重重叠叠,一眼望去千山万岭。
感慨与悲歌交织,断肠之音不忍提及往昔。
在曲栏边凭栏而立,淞滨的我已经成为一个羁客。
作者介绍:许禧身,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创作多涉及家国情怀和个人情感。其诗风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雨骤寒之际,诗人借此景表达对过往的沉重感慨,反映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
此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人生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理解。开篇以“小窗秋夜”引入,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清冷的氛围,词句简练却蕴含丰富情感。接着,诗人描绘了秋雨中的孤舟与落叶,形成了孤寂的意象,象征着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孤立无援。
“凉月乌啼,平沙雁断”,这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表现诗人的伤感与对过往的怀念,构建了一种悲凉的情境。尤其是“愁云锁处,难抛玉宇琼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往昔的留恋,也暗示了对现实的无奈与不甘。
在后半部分,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相结合,提到“昨岁干戈”,让人联想到国家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增强了作品的历史深度。最后,诗人在“曲栏凭尽”中展现出一种无奈的羁旅心情,虽有感慨,但无处倾诉,令人心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结合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深刻表达了诗人的感受。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帆”象征什么?
“愁云锁处”中的“愁云”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昨岁干戈”的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许禧身与苏轼在描写自然景象时,均运用细腻的笔触,但许禧身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流露,而苏轼则在历史与个人之间寻求一种哲理的结合。二者都表现出对往昔的感慨,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