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5:34
飞云骤雨。草草成睽阻。寸肠结尽千千缕。别离谁是没,惟我于中苦。最苦是,看奴未足抛奴去。一句临岐语。忍泪奴听取。身可舍,情难负。纵非瓶断绠,也是钗分股。再见了,知他似得如今否。
飘动的云和急促的雨,草草地让我们相互分离。心中万缕愁绪,难以解开。离别时谁又能说得清呢?唯有我在这里独自承受着痛苦。最痛苦的便是,看着你却无法放下你。离别时说的一句话,我忍着泪水倾耳聆听。身体可以舍弃,但感情却难以背负。即使不是瓶子断了绳子,也是钗子分开了头发。再见了,不知他如今的生活如何?
晁端礼,字承恩,号惟庵,宋代著名词人,生于苏州,擅长词作,风格清丽脱俗,常描写离别、相思之情。其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情感的深刻洞察。
《千秋岁》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感受到强烈的离别情感,结合自身经历,抒发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使作品更具普遍性和共鸣。
《千秋岁》是一首深刻的离别诗,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飞云骤雨”引入,瞬间让人感受到天公的不作美,象征着离别的突然与无奈。接着,诗人用“寸肠结尽千千缕”来形象描绘内心的万般愁苦,情感的细腻与深刻在此刻得以体现。
“别离谁是没”,这句显得极为无奈,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力感。接下来的“最苦是,看奴未足抛奴去”,更是将离别的痛苦层层加深,作者在此刻不仅表达了自身的情感,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无法割舍的牵挂。
“忍泪奴听取”则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情感的细腻与真实令人动容。最后,回首往事,诗人以“再见了,知他似得如今否”收尾,留下了对未来的无尽思念与期待,让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高潮。
整首诗围绕离别展开,抒发了对情感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尽管身处困境,依然难以割舍。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寸肠结尽千千缕”中的“寸肠”指的是什么?
作者在诗中用什么自然现象来象征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