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千秋岁》

时间: 2025-05-02 05:05:34

诗句

飞云骤雨。

草草成睽阻。

寸肠结尽千千缕。

别离谁是没,惟我于中苦。

最苦是,看奴未足抛奴去。

一句临岐语。

忍泪奴听取。

身可舍,情难负。

纵非瓶断绠,也是钗分股。

再见了,知他似得如今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5:34

原文展示:

飞云骤雨。草草成睽阻。寸肠结尽千千缕。别离谁是没,惟我于中苦。最苦是,看奴未足抛奴去。一句临岐语。忍泪奴听取。身可舍,情难负。纵非瓶断绠,也是钗分股。再见了,知他似得如今否。

白话文翻译:

飘动的云和急促的雨,草草地让我们相互分离。心中万缕愁绪,难以解开。离别时谁又能说得清呢?唯有我在这里独自承受着痛苦。最痛苦的便是,看着你却无法放下你。离别时说的一句话,我忍着泪水倾耳聆听。身体可以舍弃,但感情却难以背负。即使不是瓶子断了绳子,也是钗子分开了头发。再见了,不知他如今的生活如何?

注释:

  • 飞云骤雨:形容天气突变,象征离别的突然与无奈。
  • 草草成睽阻:匆忙的分离,指两人之间的隔阂。
  • 寸肠:寸寸心肠,形容内心的痛苦。
  • 别离谁是没:离别时,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 忍泪奴听取:忍住眼泪,倾听那句临别的话。
  • 身可舍,情难负:身体可以舍弃,但情感难以承担。
  • 瓶断绠:比喻分离的彻底。
  • 钗分股:形容两人之间的关系破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端礼,字承恩,号惟庵,宋代著名词人,生于苏州,擅长词作,风格清丽脱俗,常描写离别、相思之情。其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情感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千秋岁》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感受到强烈的离别情感,结合自身经历,抒发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使作品更具普遍性和共鸣。

诗歌鉴赏:

《千秋岁》是一首深刻的离别诗,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飞云骤雨”引入,瞬间让人感受到天公的不作美,象征着离别的突然与无奈。接着,诗人用“寸肠结尽千千缕”来形象描绘内心的万般愁苦,情感的细腻与深刻在此刻得以体现。

“别离谁是没”,这句显得极为无奈,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力感。接下来的“最苦是,看奴未足抛奴去”,更是将离别的痛苦层层加深,作者在此刻不仅表达了自身的情感,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无法割舍的牵挂。

“忍泪奴听取”则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情感的细腻与真实令人动容。最后,回首往事,诗人以“再见了,知他似得如今否”收尾,留下了对未来的无尽思念与期待,让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高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飞云骤雨:象征着瞬息万变的情感与处境。
  2. 草草成睽阻:匆忙的分离加剧了彼此的隔阂。
  3. 寸肠结尽千千缕:比喻愁绪缠绕,难以解开。
  4. 别离谁是没:表达离别时的无奈与困惑。
  5. 惟我于中苦:强调自我的痛苦,独自承受。
  6. 最苦是,看奴未足抛奴去:看着爱人却无法放手,痛苦加深。
  7. 一句临岐语:临别之际的一句话,满含深意。
  8. 忍泪奴听取:忍住眼泪,努力倾听。
  9. 身可舍,情难负:身体可以离开,但情感难以割舍。
  10. 纵非瓶断绠,也是钗分股:比喻关系的破裂。
  11. 再见了,知他似得如今否:对未来的担忧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寸肠结尽千千缕”形象地表达了愁苦。
  • 对仗:如“身可舍,情难负”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在情感的表达上,让自然景象与人的感情相互交融。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展开,抒发了对情感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尽管身处困境,依然难以割舍。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1. 云与雨:象征离别时的突发与悲伤。
  2. 寸肠:代表内心的痛苦与愁苦。
  3. 钗与绠:象征两人关系的破裂,形象而深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友情
    • B. 离别
    • C. 爱情
    • D. 忍耐
  2. “寸肠结尽千千缕”中的“寸肠”指的是什么?

    • A. 身体
    • B. 心情
    • C. 生活
    • D. 朋友
  3. 作者在诗中用什么自然现象来象征离别?

    • A. 太阳
    • B. 月亮
    • C. 云与雨
    • D. 风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钗头凤·世情薄》:同样表现了离别与情感的主题。
  •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描写对离别的哀伤与思念。

诗词对比:

  • 晁端礼《千秋岁》李清照《如梦令》: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而晁端礼则更倾向于对未来的无奈与期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晁端礼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岩下放言五首之灵椿台 颜徒贫乐斋二首 江南李後主梦观世音像赞 竹颂 几复读庄子戏赠 送陈季常归洛 题伯时天育骠骑图二首 东禅长老梦偈 明叔惠示二颂云见七佛偈似有警觉乃是向道之 好事近(汤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剖毫析芒 务农息民 包含捞的成语 无字旁的字 蒙保 颠阻 小团 舆尉 三撇旁的字 包含兴的成语 树欲静而风不息 珉采 一系相承 包字头的字 神机妙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