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蒙泉》

时间: 2025-05-07 06:36:32

诗句

天池有佳水,云气护深山。

我爱泓澄好,人嫌泽润悭。

暗空鸣滴滴,高壁泻潺潺。

渐近尘泥涴,何时复此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6:32

原文展示:

天池有佳水,云气护深山。
我爱泓澄好,人嫌泽润悭。
暗空鸣滴滴,高壁泻潺潺。
渐近尘泥涴,何时复此还。

白话文翻译:

天池里有美好的泉水,云雾环绕着深山。我喜欢这清澈的水源,而人们却嫌弃这里的湿润。空旷的地方传来滴水的声音,高高的山壁上水流潺潺。渐渐地,尘土和污泥覆盖了这里,不知何时才能恢复到昔日的清澈。

注释:

字词注释:

  • 佳水:美好的水源。
  • 泓澄:水清澈透明的样子。
  • 泽润:湿润的环境。
  • 滴滴:形容水滴落的声音。
  • 潺潺:形容水流的声音。
  • :沾染,污染。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天池”、“深山”等意象可追溯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鉌,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水、山等自然元素,表现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山水间,反映了作者在清幽之地的感悟与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纯净之美的向往以及对人世污浊的无奈。

诗歌鉴赏:

《蒙泉》是一首描绘自然水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天池的美丽与宁静。前两句以“天池有佳水,云气护深山”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幽的自然环境,诗人用“佳水”与“深山”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接着,诗人转入个人情感,表达对清澈泉水的喜爱,然而“人嫌泽润悭”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忽视与嫌弃,表现出人心与自然的冲突。

后两句“暗空鸣滴滴,高壁泻潺潺”则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营造出一种静谧却又富有生气的氛围。最后一句“渐近尘泥涴,何时复此还”则是对未来的惋惜,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纯净的渴望与对现实污浊的无奈,暗示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心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清新自然的追求与对世俗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池有佳水:描述天池的美好水源,传递出一种静谧的自然之美。
  2. 云气护深山:云雾环绕,保护了深山,进一步增强自然的神秘感。
  3. 我爱泓澄好:诗人表白自己对清澈水源的喜爱。
  4. 人嫌泽润悭:人们却对湿润的环境表示嫌弃,反映出人心的冷漠。
  5. 暗空鸣滴滴:描写水滴声,增添了环境的生动性。
  6. 高壁泻潺潺:形容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增强了空间的立体感。
  7. 渐近尘泥涴:描述环境逐渐被污染,表明现实的无奈。
  8. 何时复此还:对未来的怀疑与期盼,体现了对自然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比作清澈的美好,强调其珍贵。
  • 拟人:水声“鸣滴滴”,赋予水以生命的特征。
  • 对仗:如“鸣滴滴”与“泻潺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污染的无奈,反映出对人心冷漠的思考,传递出一种对清新自然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池:象征着纯净、自然的美好。
  • 佳水:代表生命之源,清澈的象征。
  • 云气:象征着神秘与宁静的自然环境。
  • 尘泥:象征着世俗的污秽与污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佳水”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水
    B. 美好的泉水
    C. 污泥

  2. “暗空鸣滴滴”这句描写了什么? A. 风声
    B. 水滴声
    C. 鸟鸣

  3. 诗人对清澈水源的态度是: A. 嫌弃
    B. 喜爱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1. 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自然景象表现出一种壮丽与豪放,而熊鉌的《蒙泉》则更显细腻与静谧。
  2.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但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熊鉌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垂云亭 召邵彦瞻 行田舍 题上天竺 方池 白鹭 泰叔求桂浆 泰叔召食鲙 过水心寺访芝上人 待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玉板师 乌爱 涉海登山 車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退寻 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心开头的成语 烟云供养 柔情密意 乱结尾的成语 五方杂厝 生非作歹 牛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躽軁 衣字旁的字 吃大锅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