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6:32
天池有佳水,云气护深山。
我爱泓澄好,人嫌泽润悭。
暗空鸣滴滴,高壁泻潺潺。
渐近尘泥涴,何时复此还。
天池里有美好的泉水,云雾环绕着深山。我喜欢这清澈的水源,而人们却嫌弃这里的湿润。空旷的地方传来滴水的声音,高高的山壁上水流潺潺。渐渐地,尘土和污泥覆盖了这里,不知何时才能恢复到昔日的清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天池”、“深山”等意象可追溯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珍视。
作者介绍: 熊鉌,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水、山等自然元素,表现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山水间,反映了作者在清幽之地的感悟与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纯净之美的向往以及对人世污浊的无奈。
《蒙泉》是一首描绘自然水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天池的美丽与宁静。前两句以“天池有佳水,云气护深山”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幽的自然环境,诗人用“佳水”与“深山”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接着,诗人转入个人情感,表达对清澈泉水的喜爱,然而“人嫌泽润悭”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忽视与嫌弃,表现出人心与自然的冲突。
后两句“暗空鸣滴滴,高壁泻潺潺”则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营造出一种静谧却又富有生气的氛围。最后一句“渐近尘泥涴,何时复此还”则是对未来的惋惜,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纯净的渴望与对现实污浊的无奈,暗示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心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清新自然的追求与对世俗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污染的无奈,反映出对人心冷漠的思考,传递出一种对清新自然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佳水”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水
B. 美好的泉水
C. 污泥
“暗空鸣滴滴”这句描写了什么?
A. 风声
B. 水滴声
C. 鸟鸣
诗人对清澈水源的态度是:
A. 嫌弃
B. 喜爱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