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3:56
上韩侯钧台以诗投淮水吊之
作者: 盛乐 〔清代〕
平台风散晚烟痕,
往事悲凉落日昏。
意气已随飞鸟尽,
功名但有钓鱼存。
汉家草草夷人族,
淮水沄沄荡古魂。
浪迹若非逢漂母,
今来何处吊王孙。
在平台上,微风轻拂,晚烟如痕,往日的悲凉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更加深沉。我的志向已随飞鸟而去,功名也只剩下钓鱼的乐趣。汉朝的统治者草率地对待外族,淮水悠悠,荡涤着古人的灵魂。若不是偶然遇见漂母,我如今来到何处去悼念王孙呢?
作者介绍:盛乐,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以其作品见长,风格多表现对历史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对过往荣华的惋惜与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诗以“平台”引入,描绘了一个充满忧伤与思索的黄昏时刻。在晚烟与落日的映衬下,诗人追忆往事,情感愈发沉重。诗中多次运用意象,飞鸟象征着失去的理想与抱负,钓鱼则代表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通过对汉朝外族的提及,诗人隐含着对历史的批判和对人性之脆弱的思考。
整首诗在情感上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虽有对往昔的怀念,但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无奈。结尾提到“漂母”,使得全诗更具情感深度,暗示了人际关系的珍贵与生命的无常,令人感叹不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本诗多用比喻,如“飞鸟”隐喻志向的消逝,“钓鱼”象征归隐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诗歌情感更为深刻。
主题思想:诗歌以伤感的情绪贯穿始终,探讨了历史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意气已随飞鸟尽”中“飞鸟”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漂母”指的是: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盛乐的《上韩侯钧台以诗投淮水吊之》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过往的追忆,但盛乐更侧重于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