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孙与之见寄》

时间: 2025-05-02 21:43:05

诗句

江山百里余,相得肯相疏。

寄雁苦无便,遗鱼俄有书。

心能谦以下,义得兑之初。

耐久难忘处,我将铭陋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3:05

原文展示:

次韵孙与之见寄
作者: 陈著 〔宋代〕

江山百里余,相得肯相疏。
寄雁苦无便,遗鱼俄有书。
心能谦以下,义得兑之初。
耐久难忘处,我将铭陋居。

白话文翻译:

这片江山超过百里,彼此相知的我们何以能疏远呢?
寄信的鸿雁可惜没有方便,留下的鱼却很快有了书信。
内心能够谦逊以待,义理自会在最初得到回应。
在那难以忘怀的地方,我将铭记这简陋的居所。

注释:

  • 江山:指的是国家的山河,常用来形容广阔的土地。
  • 相得肯相疏:彼此相知能否疏远,意指人际关系的亲近与疏远。
  • 寄雁:古人常用大雁来寄信,象征书信的传递。
  • 遗鱼:可能指留给朋友的鱼,或是比喻留存的信息。
  • 心能谦以下:内心的谦逊能够使人更好地待人处世。
  • 义得兑之初:指的是道义的初始状态,意思是最初的真义能够带来回应。
  • 铭陋居:铭记简陋的居所,表明对某种地方的深厚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寄雁”和“遗鱼”都可以看作是古代寄信的方式,古人常常用动物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雁作为信使的形象在古诗中常见,象征着思念与传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著,字正甫,号季子,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感悟。

  • 创作背景:此诗为应友人孙与之的寄信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情感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以“江山百里余”展示了辽阔的地理背景,暗示了彼此间的距离和心灵的契合。接着提到“寄雁苦无便”,表露了诗人寄情于信的无奈,仿佛在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于心,而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距离。诗的下半部分则转向内心的思考,“心能谦以下,义得兑之初”表达了谦逊的态度使得道义得以回应,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真诚和谦卑的重要。最后一句“我将铭陋居”则是对居所的情感寄托,彰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珍惜。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友谊的温暖和生活的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江山百里余,相得肯相疏。”:强调友人之间的联系不应因距离而疏远。
    2. “寄雁苦无便,遗鱼俄有书。”:表达寄信的难处与意外的书信传递。
    3. “心能谦以下,义得兑之初。”:谦逊的内心能得到应有的道义回应。
    4. “耐久难忘处,我将铭陋居。”:对简陋居所的珍惜与铭记。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寄雁”与“遗鱼”,形成对仗,增强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雁”与“鱼”作为信使的比喻,形象生动。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友谊的思考,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处的重要性,强调谦逊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珍惜。

意象分析:

  • 江山:象征广阔的天地,寓意友谊的广泛与深厚。
  • :象征信使,表达思念与情感的传递。
  • :象征着信息的留存与交流。
  • 陋居:象征对平淡生活的珍惜,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信使是什么? A. 鱼
      B. 雁
      C. 鸟
      答案:B

    2. 诗人对居所的态度是什么? A. 不在意
      B. 铭记
      C. 逃避
      答案:B

    3. 诗中强调了什么品质? A. 傲慢
      B. 谦逊
      C. 奢侈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表达对友谊与自然的思考。
  •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但风格上更为豪放,而陈著的诗则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内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创作与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江城子 堵寅叔故居 江城子 江城子·山居 江城子 江城子 晓起 江城子 江城子 见清吟兄七律“为山西黑砖窑死难童工致哀“及配图感题 江城子 少日游戏事不无,未必付情,迨今忆之,始觉怆然,此境至难为怀 江城子 江城子(再和呈马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烘堂大笑 散众 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海匪 攴字旁的字 包含岸的词语有哪些 望梅消渴 龙字旁的字 迫切陈词 双人旁的字 斩齐 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贷款 依模照样 职务繁杂 十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行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