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8:31
减字木兰花
落花飞絮。杳杳天涯人甚处。
欲寄相思。春尽衡阳雁渐稀。
离肠泪眼。肠断泪痕流不断。
明月西楼。一曲阑干一倍愁。
落花和飞舞的絮状物,
在遥远的天涯,亲人究竟在哪里?
我想寄托我的思念,
春天已尽,衡阳的雁也逐渐稀少。
心中离愁和泪眼交织,
肠断的痛苦,泪痕流淌不断。
明月高挂在西楼,
在这阑干之上,愁苦加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魏夫人,宋代女词人,其作品多表达女性的情感与思念,风格细腻而含蓄。她的诗歌往往融入个人情感和社会背景,具有独特的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个人经历或社会变迁中,表现了对离别和思念的深刻感受,反映出当时女性在情感表达上的细腻与复杂。
这首《减字木兰花》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的“落花飞絮”便为整首诗定下了愁绪的基调,落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而飞絮则暗示了无常与迷茫。接下来的“杳杳天涯人甚处”进一步加深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渗透着孤独与无奈。诗中“欲寄相思”一句,表现出一种迫切的情感需求,似乎在呼唤着彼此的联系。
诗的中段“春尽衡阳雁渐稀”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情感的流逝与离别的加深。衡阳的雁,既是南飞又是北归的象征,反映了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无常。最后部分“明月西楼,一曲阑干一倍愁”则在明月的映照下,表达了愁苦的加深。在孤独的楼上,阑干不仅是物理的存在,更是情感的寄托,愁苦在此得到了升华。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表现了离愁别绪中那种难以言表的痛楚与思念,展现了魏夫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揭示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女性在情感体验上的细腻与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落花飞絮”中“飞絮”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衡阳”主要代表什么?
“明月西楼”中的“明月”在诗中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