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4:0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4:07:00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神药不自閟,罗生满山泽。
日有牛羊忧,岁有野火厄。
越俗不好事,过眼等茨棘。
青荑春自长,绛珠烂莫摘。
短篱护新植,紫笋生卧节。
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
大将玄吾鬓,小则饷我客。
似闻朱明洞,中有千岁质。
灵庞或夜吠,可见不可索。
仙人倘许我,借杖扶衰疾。
神奇的药草不需要自我隐藏,满山满泽都生长着它。
白天有牛羊在忧虑,年年有野火的灾害。
不屑于俗世的繁华,眼前的事物如同刺草一般。
春天的青荑自然生长,绛珠花盛开却不可随意采摘。
用短篱笆保护着新栽的植物,紫色的竹笋在节间安静生长。
根茎与花果都值得收集,没有任何废弃之物。
大将军的鬓发如墨,若小则请我吃客。
似乎听说在朱明洞里,藏有千年的珍贵物质。
神灵的犬可能在夜里吠叫,既可以看到但不能追索。
假如仙人愿意借给我拐杖,来扶助我衰老的身体。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以词、诗、文三绝而闻名,作品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枸杞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开篇提到“神药不自閟”,说明枸杞的珍贵与广泛生长,展现了自然的慷慨与神奇。而“日有牛羊忧,岁有野火厄”则引入了生活的苦涩,表现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与忧虑,这种对比使得诗意更显深邃。
接着,诗人提到“越俗不好事”,强调了对世俗的超然与对真善美的追求。青荑与绛珠的意象交错,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自然之物,而不应随意采摘。短篱与紫笋的描写则表现了新生的希望与保护。
在整首诗的尾部,苏轼借助“仙人”的意象,将个人的衰老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结合起来,流露出一种对长生与健康的向往,显得温暖而感人。整体来看,诗词不仅有对自然的赞美,更深刻地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思索与对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人生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苏轼洒脱的生活态度与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神药”指的是什么?
诗中“日有牛羊忧”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绛珠”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