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6:29
生男莫重,生女莫轻,忠贞或在巾帼。
刬尽析津城郭,过闾为凭轼。
惜幺么,非闯贼。误利匕刺仇偏失。
恁纤弱,侠烈如斯,一何雄特。
闻说寇深时,邂逅中官,频问外消息。
处死寸心坚决,谁能犯完璧。
从先后,归毅魄。附传尾藉扶人极。
旧门巷,正对宫墙,阅年三百。
生男孩并不重要,生女孩也不轻视,忠诚和坚贞也可能存在于女性身上。
要铲除城郭,穿过街头小巷。
可惜的是,非但不是闯贼,误伤仇敌的机会也失去了。
这般纤弱之躯,却拥有侠义的气概,实在是多么的英勇。
听说敌人侵扰的时候,意外遇见中官,不停地询问外面的消息。
宁死不屈,谁能来侵犯这块美玉?
从前的英雄,归于勇毅之魂。依附在传说之上,帮助人们达到极致。
旧日的街巷,正对着宫墙,已经经历了三百年。
陈宝琛(约1820年-1895年),字孟斋,号隶舟,晚号长白山人,清末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其诗风常表现出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写生死、忠诚和侠义,反映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应天长 明费宫人故里》展现了诗人对男女角色及忠诚的独特见解。诗的开头强调了生男孩与生女孩的价值平等,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性别观念的反思。接着,诗人描绘了在战乱中的英勇与无畏,尤其是女性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同样展现出英雄气概。
“恁纤弱,侠烈如斯,一何雄特。”这一句尤为动人,表达了即使是身躯柔弱的女性,也能展现出非凡的侠义精神,打破了传统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诗中对“中官”的提及,暗示了权力和政治的复杂性,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在结尾部分,诗人以“阅年三百”收尾,暗示着历史的悠久与沧桑,表现了对过去岁月的深切思考。整首诗既有对个体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反思,突显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归属感。
生男莫重,生女莫轻,忠贞或在巾帼。
表达了男女平等的思想,认为女性同样可以忠贞。
刬尽析津城郭,过闾为凭轼。
描绘了清除敌人、保卫家园的场景,强调了战斗的决心。
惜幺么,非闯贼。误利匕刺仇偏失。
表达了对误伤敌人的遗憾,暗示了战斗的复杂与不易。
恁纤弱,侠烈如斯,一何雄特。
赞美了女性的侠义精神,强调了她们的勇敢。
闻说寇深时,邂逅中官,频问外消息。
描述了在危机时刻与权贵的互动,表现了对外界信息的渴求。
处死寸心坚决,谁能犯完璧。
表示宁死不屈的决心,强调了坚韧的意志。
从先后,归毅魄。附传尾藉扶人极。
表达了对历史英勇人物的追慕与景仰。
旧门巷,正对宫墙,阅年三百。
意象丰富,暗示着历史长河中不变的景致。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忠诚、侠义和性别平等展开,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与反思,突显了在动荡中每一个个体的价值。
诗中提到“生男莫重,生女莫轻”是为了强调什么?
A. 生男孩更重要
B. 男女平等
C. 只重视儿女
诗中“恁纤弱,侠烈如斯”主要表达了对谁的赞美?
A. 男性
B. 女性
C. 统治者
“阅年三百”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年龄
B. 历史的悠久
C. 战争的时间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