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8:44
应天长
作者:汪东 〔清代〕
炉烟细袅,帘绣慢垂,幽怀断绪难续。
夜静乍闻邻笛,依稀旧时曲。
繁华逝,年岁促。
似泪尽卧槃残烛。
最堪恨一片青溪,雨后新绿。
谁更问杨琼,记取楼居,还近大堤北。
暗淡数重阑槅,蜘蛛网盈目。
听歌处,欢未足。
强自比谢公丝竹。
鬓华改远志凋蘦,沈醉当哭。
炉边的烟雾轻轻袅绕,绣帘缓缓垂下,心中的幽怀和思绪难以再续。
夜深人静时,忽然听到邻家的笛声,恍若听见往日的曲调。
繁华已逝,岁月匆匆。
就像泪水尽了,躺在残烛旁。
最令人惋惜的,是那片青溪,雨后新绿生机盎然。
谁还会问起杨琼,是否记得那楼居,仍然靠近大堤北。
昏暗的窗台上,蜘蛛网满眼可见。
在听歌的地方,欢乐似乎还不够。
强自拿自己和谢公的丝竹乐器相提并论。
鬓发已华,远大的志向也因凋零而消逝,沉醉其中却只能痛哭。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诗风多受南宋词风影响,擅长描绘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个人情感纠葛的时期,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衰落。
《应天长》是汪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内心世界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融入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当下的感慨。开篇通过炉烟和帘绣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接着,邻笛的响起唤起了旧日的回忆,仿佛让人重温了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愈发明显,繁华已逝、岁月如梭的意象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青溪的描绘则将自然与情感结合,雨后的新绿象征着希望与生机,但相较于过去的繁华,这种新绿又显得格外的苍凉。
最后一句“沉醉当哭”,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完美结合,展现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整体而言,此诗以精致的意象、深刻的情感、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的沉重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蕴含着浓厚的忧伤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现内心的孤独?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谢公”指的是一位__的音乐家。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的期待。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