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3:08
游九锁山 大涤洞天
作者: 林景熙 〔宋代〕
九锁绝人寰,一嶂耸天柱。
自从开辟来,著此洞天古。
奇石千万姿,元不费神斧。
帝敕守六丁,山夔孰敢侮。
白昼中冥冥,游者必持炬。
或绚若霞敷,或蹙若波诡。
或竖若旌幢,或悬若钟鼓。
或虎而爪踞,或凤而翅舞。
异状纷献酬,清音起击拊。
不知金堂仙,恍惚在何许。
褰衣下侧径,层岚结琼乳。
径极罅转深,幽潭蓄风雨。
劣容童竖入,恐触蛟龙怒。
凛乎不可留,长啸出岩户。
九锁山绝无人烟,巍峨的山峰如天柱般耸立。
自从这里开辟以来,便有了这个古老的洞天。
奇石形态各异,根本不需人力雕凿。
天帝命令六丁神将守护,这座山谁敢轻侮?
白天里阴暗昏沉,游人必须提着火炬。
或如霞光绚烂,或如波涛变幻。
或像旗帜竖立,或像钟鼓悬挂。
有的像虎爪攀附,有的像凤翼翩翩。
奇特的景象纷纷展现,清脆的声音响起。
不知道那金堂仙人,恍惚不知在何处。
掀起衣服沿小径而下,层层雾霭如琼乳般缭绕。
小径极其狭窄而深邃,幽潭蓄积着风雨。
容貌不堪的少年进入,恐怕触怒蛟龙。
凛然不可久留,长啸着从岩户中出走。
林景熙,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常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著称。
《游九锁山 大涤洞天》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游山玩水、吟咏风景的盛行。诗人通过对九锁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神秘洞天的向往。
这首诗以九锁山的奇妙景观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诗的开头以“九锁绝人寰,一嶂耸天柱”勾勒出山的雄伟,接着通过对奇石的描写,展示了山中自然造化的神奇。诗人巧妙运用比喻,将石头比作“旌幢”“钟鼓”,不仅增加了形象的生动性,还传达了山中灵动的气息。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行文流畅,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向往。在“异状纷献酬,清音起击拊”中,诗人通过声音的描绘,增强了诗的立体感和音乐性,仿佛让读者也置身于这一奇妙的洞天之中。
最后,诗人以“凛乎不可留,长啸出岩户”结束,既是对山中神秘氛围的告别,也表现出一种渴望与不舍。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邃,体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独特魅力。
诗歌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向往,表现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九锁山的“九锁”指的是什么?
“白昼中冥冥,游者必持炬”表达了什么?
“凛乎不可留”中“凛”字的意思是?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均描写自然景观,但王维更倾向于宁静的山居生活,而林景熙则突出自然的奇特与神秘,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