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5:5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58:23
原文展示:
山裹中流小梵林,宝莲鳌背翠沈沈。
半空但觉烟岚合,三面不知风浪深。
仙井浴丹开晓日,海门浮玉澹秋阴。
洞深瑶草无人采,瘗鹤残碑浸碧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焦山寺的自然景色。山间流淌的小溪环绕着小梵林,宝莲如同龙的背部一般翠绿深邃。半空中只觉得烟雾和山岚交融,三面看去却不知风浪的深度。仙井沐浴着初升的晨光,海门上浮现着玉石般的宁静秋影。洞中深处的瑶草无人去采摘,埋葬鹤的残碑浸泡在碧绿的水边。
注释:
诗词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焦山寺周围的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开篇的“山裹中流小梵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小梵林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的宁静。接着“宝莲鳌背翠沈沈”则通过比喻手法,将莲花的美丽与神秘的形象结合,暗示了佛教文化中的高洁与神圣。
整首诗的意境在于“半空但觉烟岚合”,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山水的交融与变化。诗人用“仙井浴丹开晓日”描绘出晨光初照的美好场景,带有一种希望与生机。最后的“洞深瑶草无人采,瘗鹤残碑浸碧浔”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美,深处的瑶草无人问津,残碑的存在如同历史的沉淀,增添了几分诗意的悲凉。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崇敬,表达了对生命、历史的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焦山寺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山水
B. 城市
C. 战争
D. 人生
诗中提到的“仙井”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灵异与洁净
C. 历史
D. 冲突
诗的情感基调主要是?
A. 欢乐
B. 哀伤与孤独
C. 愤怒
D. 激昂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林景熙的《焦山寺》更注重描绘佛教文化氛围与自然的结合,前者更具个人情感的流露,而后者则呈现出一种宁静的超然境界。两者都展现了自然的美,但表达方式和意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