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0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09:35
飘零书剑,漫英雄泪洒,支那人物。怅望乡关何处是,勒辔悬崖孤壁。一幅儒巾,十年江海,鬓白纷如雪。尘中谁识,吾家有此豪杰。悽悽美雨欧风,精神尚武,社会萌芽发。救国虽无柯斧假,忍看神州沈灭。东盼辽阳,南怀澳界,气壮冲冠发。天涯题画,独骑瘦马残月。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英雄的孤独与无奈,书剑飘零,英雄的泪水洒落在这片土地上。对于故乡的思念让人感到无比迷茫,勒住马匹在悬崖边缘,望着孤立的山壁。穿着儒士的帽子,经历了十年的江海漂泊,鬓发已如白雪。尘世间又有谁能识得我家有这样的豪杰?在凄凉的美雨和欧洲的风中,我的精神仍然向武,社会也逐渐有了新的生机。虽然拯救国家的工具和手段都不在,但我忍耐着看着神州大地的沉沦。向东望去辽阳,向南怀念澳洲的边界,气壮山河,义勇冲冠。天涯之际,我题画自娱,独自骑着瘦马,在残月下游荡。
陈步墀(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浓烈的爱国情怀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思考。
在清朝末期,国家动荡不安,外有侵略,内有叛乱,社会风气不正,诗人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英雄豪杰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饱含情感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沉重思考。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书剑”、“孤壁”、“儒巾”等,构成了一幅饱含历史感和现实感的画面。诗人以飘零的书剑为引子,表明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借古典的意象与个人情感结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诗中提到的“神州沈灭”,不仅指对国家前景的忧虑,更是对历史的反思。作者在情感的表达中,流露出对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诗的最后两句,“天涯题画,独骑瘦马残月”,通过生动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独感和对自由的向往,强化了诗人的内心挣扎和对未来的渴望。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英雄豪杰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变革的期待。
“飘零书剑”中的“书剑”象征什么?
A. 文人身份
B. 理想与抱负
C. 武器
诗中提到的“神州”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外国
B. 中国
C. 台湾
“独骑瘦马残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思考
C. 失落
答案:1-B;2-B;3-B
《春江花月夜》与《大江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