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景 浙江花木深》

时间: 2025-04-27 06:31:04

诗句

游子江南老,美人浙水阴。

风光何冉冉,花木自深深。

蘋渚藏妃怨,兰皋寄屈吟。

飘香迷去路,种子约青林。

远浦归帆兴,芳洲来暮心。

天寒人倚竹,目断去鸿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1:04

原文展示:

春景 浙江花木深
游子江南老,美人浙水阴。
风光何冉冉,花木自深深。
蘋渚藏妃怨,兰皋寄屈吟。
飘香迷去路,种子约青林。
远浦归帆兴,芳洲来暮心。
天寒人倚竹,目断去鸿沈。

白话文翻译:

游子在江南老去,美人却在浙水的阴影中。
风光是如此悠然,花木自然生长得深厚。
水中蘋渚藏着妃子怨恨,兰皋寄托着屈原的吟唱。
飘散的香气迷失了去路,种子的约定在青林中。
远处的港口,归帆让人兴奋,芳洲上黄昏的心情也随之来临。
天寒之际,人倚着竹子,目送鸿雁渐沉。

注释:

  • 游子:指离乡在外的人,这里特指在江南生活的游子。
  • 美人:美丽的女子,指代在浙水边的女子。
  • 冉冉:形容慢慢地,轻柔地。
  • 蘋渚:指水中的一种植物,象征着妃子的怨恨。
  • 兰皋:兰草生长的地方,寄托屈原的诗意。
  • 飘香:指花香飘散,迷惑了人的去路。
  • 远浦:指远处的港口。
  • 芳洲:指芬芳的洲岛,象征着美丽的自然环境。
  • 鸿沈:鸿雁沉落,暗示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诗人,生活在浙江一带。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感受展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其作品往往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融入个人的生活经历。

创作背景:

《春景 浙江花木深》是在春天游历江南时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江南的春景,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人情感的寄托。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江南为背景,展现出诗人在游子身份下的思索与感受。开头两句“游子江南老,美人浙水阴。”即将游子与美人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人风韵的留恋。接下来的“风光何冉冉,花木自深深。”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春天的美丽,给读者带来一种悠然自得的感受。诗中提到的“蘋渚藏妃怨,兰皋寄屈吟。”,融合了自然与人文,暗示了历史名人的情感与诗人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结尾的“天寒人倚竹,目断去鸿沈。”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寒冷的天气与孤独的身影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诗人在自然与情感之间找到了平衡,展现了宋代诗歌的优美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游子江南老:游子在江南长大,岁月渐老,暗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 美人浙水阴:美人隐匿在浙水阴影之中,象征着遥不可及的爱恋。
  • 风光何冉冉:描绘江南的风光如烟般轻柔,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花木自深深:花木自然生长,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生机。
  • 蘋渚藏妃怨:水中蘋渚隐含着妃子的怨恨,暗指历史情感。
  • 兰皋寄屈吟:兰皋寄托着屈原的吟唱,表现对历史文化的追忆。
  • 飘香迷去路:花香飘散,迷惑了人的去路,象征着迷失与向往。
  • 种子约青林:种子与青林的约定,暗示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远浦归帆兴:远处归航的船只带来兴奋,象征着希望与归属感。
  • 芳洲来暮心:芳洲上黄昏的心情,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 天寒人倚竹:寒冷的天气中,人倚着竹子,暗示了孤独与思索。
  • 目断去鸿沈:目送鸿雁渐沉,传达出离别的感伤与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蘋渚藏妃怨”,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相结合。
  • 拟人:如“飘香迷去路”,让香气具有人类特征,增强了情感表达。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融入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游子:象征着思乡与离别。
  • 美人:象征着爱的渴望与追求。
  • 花木: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蘋渚:暗示着历史的遗憾与情感的寄托。
  • 兰皋:象征着高洁的情操与文化的传承。
  • 鸿雁: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美人”指代的是: A. 游子
    B. 江南的女性
    C. 自然界的花木

  2. “飘香迷去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迷失与向往
    C. 绝望

  3. 诗中“远浦归帆兴”所表达的情感是: A. 悲伤
    B. 希望与归属感
    C. 无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风格更为豪放,而刘辰翁则更显细腻。
  • 王维《山居秋暝》:二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刘辰翁更注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湘月 读《西湖志》 湘月 送朱石禅归长沙 湘月 梅花 湘月 庚午冬杪,余将北行七芗,以余自署诗舲绘图为别,忽忽两载,搜箧展卷,视同影池之临,心有虚船之触矣 湘月 题沈柔生女史“写竹小影” 湘月 题绘秋图 湘月 玉簪花同素生季贶 湘月 湘月 湘月 题林青萍母魏氏夜纺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谄谀取容 内兄弟 宽洪海量 鼓字旁的字 急就章 立刀旁的字 酒后之勇 飘泊无定 貝字旁的字 包含汞的词语有哪些 柱结尾的成语 二字旁的字 积毁销骨 名次 专精覃思 俯开头的成语 永业 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