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竹枝词十八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5 13:28:02

诗句

郎去从征不见来,门前小径已生苔。

愿得海门高万丈,倒流江水送郎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8:02

原文展示:

郎去从征不见来,门前小径已生苔。愿得海门高万丈,倒流江水送郎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思念之情。诗人写道:我的爱郎出征后不曾归来,门前的小路已经长满了青苔。希望能有高耸入云的海门,江水能够倒流,将我的爱郎送回。

注释:

  • :指代爱人或丈夫。
  • 从征:出征,去打仗。
  • 不见来:没有回来。
  • 小径:小路。
  • 已生苔:已经长满了青苔,暗示长时间无人走动。
  • 海门:海的入口,此处指代高大的山脉或界限。
  • 高万丈:形容极高的程度。
  • 倒流江水:江水逆流而上,表示一种强烈的愿望。

典故解析:

海门:在古代诗歌中,海门常常用来象征险峻、雄伟的自然景观,表达一种渴望与梦想。江水的倒流则是逆势而行,象征着对爱情的坚持和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同,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他的诗歌多表现对生活的关注和对人情的细腻描绘,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战争时期写成,表达了对远去爱人的思念,以及对他归来的渴望。社会动荡使得许多家庭破碎,诗人在此背景下感受到的情感尤为深刻。

诗歌鉴赏:

这首《竹枝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深刻表达了思念之情。开篇的“郎去从征不见来”,直接引入了主题,表现出对远行者的深切挂念。接下来的“门前小径已生苔”,通过描绘小径的荒凉,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漫长。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强烈的愿望,渴望能够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让江水逆流,送回心爱的人。这种夸张的表现手法不仅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也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语言简练,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特色。诗人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蕴含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郎去从征不见来”:直接表明思念之情,设置了情境。
  • “门前小径已生苔”:通过描绘环境,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等待。
  • “愿得海门高万丈”:表达对爱人的强烈渴望,希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 “倒流江水送郎回”:通过夸张的想象,表达诗人的心愿。

修辞手法

  • 夸张:如“海门高万丈”,增强情感的强烈程度。
  • 拟人:江水的倒流似乎赋予了水灵动的特性,表现诗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保持了对仗的美感,增添了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体现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反映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爱与思念。
  • 小径:代表着等待与孤独。
  • 海门:象征着希望与梦想。
  • 江水:具有流动性,象征着时间与命运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郎”指的是谁? A. 朋友
    B. 爱人
    C. 家人

  2. 诗人希望江水怎样流动? A. 顺流
    B. 倒流
    C. 停滞

  3. 诗中提到的小径长满了什么? A. 花
    B. 草
    C. 苔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琵琶行》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对比朱同的《竹枝词》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但朱同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白居易则通过音乐的意象,展现了更为广泛的人生感悟和社会背景,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明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湖上晚归 其二 湖上晚归 其一 九日泛舟登平山堂同次功辰玉箫云五叔定家兄 钱武肃王祠 景帝废陵 将入都留别于皇即和见送原韵兼订北游 误佳期·闺怨 寄门人侍御陈莱峰 寄典徽二儿恩拔入成均寓馆甥计部署兼怀之 环翠亭宴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遝冈复岭 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合题 采字头的字 尣字旁的字 无所畏忌 蒙辜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耳字旁的字 倒执手版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兢兢乾乾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豸字旁的字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鬻宠擅权 朱笔官票 残税 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