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早春山中》

时间: 2025-05-07 08:27:09

诗句

空蒙山翠湿乌纱,逗密穿深一迳斜。

谁画秋崖满头雪,石坛倚竹看梅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27:09

原文展示

早春山中
作者: 方岳 〔宋代〕

空蒙山翠湿乌纱,
逗密穿深一迳斜。
谁画秋崖满头雪,
石坛倚竹看梅花。

白话文翻译

在朦胧的山中,翠绿的山色映湿了我的乌纱帽,
我沿着一条曲折的小路,穿过密林向前走。
是谁在秋天的悬崖上画满了白雪?
我在石坛上倚着竹子,欣赏梅花的绽放。

注释

  • 空蒙:形容景色朦胧,山色朦胧而湿润。
  • 乌纱:指的是黑色的纱帽,古代文人常戴。
  • 逗密:形容小路的蜿蜒穿梭。
  • 秋崖:秋天的悬崖,映衬出雪白的意象。
  • 石坛:石头搭成的平台,用于观赏或休息。
  • 倚竹:靠着竹子,悠然自得的姿态。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代表着不畏严寒的精神。此外,诗中提到的“秋崖满头雪”,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给人以哲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仁斋,号秋水,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方岳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及表达情感。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早春时节,诗人游历山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大自然的美丽。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诗歌鉴赏

《早春山中》是一首描绘早春山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诗的开头“空蒙山翠湿乌纱”,通过“空蒙”这一词,给人一种朦胧而湿润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春雨之中,山色愈显得清新。接着“逗密穿深一迳斜”,描绘了小路蜿蜒而深邃,暗示了探索自然的乐趣。

“谁画秋崖满头雪”一句,充满了哲理感。诗人既在感叹自然的神奇,也在反映时间的流逝与变化。最后一句“石坛倚竹看梅花”则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享受。在这幅春日山景中,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流露出内心的宁静与悠然,体现了文人特有的闲适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空蒙山翠湿乌纱:诗人描绘了春天的山色,湿润的气候使得山色愈加翠绿,乌纱帽映衬出古代文人的形象。
  2. 逗密穿深一迳斜:小路蜿蜒而行,诗人以“逗密”形容道路的曲折,给人一种探索的感觉。
  3. 谁画秋崖满头雪:这句引人深思,暗示着时间的变迁,秋天的崖壁上似乎覆盖着雪,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美。
  4. 石坛倚竹看梅花:强调诗人对自然的享受与沉醉,梅花的开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喻为画作,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如“空蒙山翠湿乌纱”,和“石坛倚竹看梅花”中体现的对称美。
  • 拟人:暗示大自然的变化,如“谁画秋崖满头雪”,给自然赋予了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早春的山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人们在自然中寻求宁静与美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与永恒。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
  • :象征纯洁与时间的流逝。
  • :象征高风亮节,文人气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空蒙山翠湿乌纱”中的“乌纱”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帽子
    C. 一种衣服
    D. 一种树

  2.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A. 春天
    B. 高洁与坚韧
    C. 秋天
    D. 雪

  3. 诗人通过“谁画秋崖满头雪”表达了什么? A. 对美的赞美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春天的期待
    D. 对人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by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by 韩愈

诗词对比

将方岳的《早春山中》与孟浩然的《春晓》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意象,但方岳更侧重于自然中人的感受,而孟浩然则强调春天的朝气与生机,体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和情感基调。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曹松 春雪初晴喜友生至 送林上人归永嘉旧居 相和歌辞。采莲曲 月下作 寄南徐刘员外二首 其一 勉送吴国三五新戒归 勉诗僧 寄松江陆龟蒙处士 赠李明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徇人 包含孳的词语有哪些 形色仓皇 处结尾的成语 应声虫 病字头的字 眼角眉梢 包含缪的成语 方字旁的字 华衮之赠 魚字旁的字 放鱼入海 齲字旁的字 浪游 笨嘴拙腮 轮番 舟字旁的字 夸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