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3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32:53
原文展示: 海上书怀(丁酉岁作) 袁凯 〔明代〕 十年不见鹳鹅军,千里犹残犬彘群。 涕泪每从天际老,檄书谁道日边闻。 荆蛮战克心犹忍,淮寇平来地已分。 莫怪腐儒东海上,时时哀怨动秋云。
白话文翻译: 十年未见那英勇的军队,千里之外仍有残暴的敌人。 泪水常因远方的苦难而流,战报谁能从天边传来? 战胜荆蛮心中仍感不忍,淮地寇乱平定后土地已分。 不要责怪东海上的腐儒,时常因哀怨而触动秋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此诗作于丁酉年,具体年份不详,但从诗中内容推测,可能是作者在远离战乱的东海之滨,对国家战乱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和无奈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反映了明代中期社会动荡,战乱频发的历史背景。作者身处东海,远离战乱,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溢于言表。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战乱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首联通过“鹳鹅军”和“犬彘群”的对比,展现了战乱的残酷和军队的英勇。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涕泪”和“檄书”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战事的关切和对和平的渴望。尾联以“腐儒”自嘲,抒发了作者的无奈和哀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国家战乱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鹳鹅军”比喻什么? A. 英勇的军队 B. 残暴的敌人 C. 无用的读书人 答案:A
诗中的“腐儒”是指谁? A. 作者自己 B. 其他诗人 C. 历史人物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战乱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中国古代诗歌选》、《袁凯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