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1:44
原文展示:
兵后大醉陶与权宅丙申九日也 酒到愁肠味颇醇,花因白发更精神。 儿童休笑灯前舞,老子今存死后身。 何处江湖为乐土,谁家门户有闲人? 多情独有陶征士,醉过清秋不厌频。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酒进入愁肠,味道颇为醇厚,花因为白发的映衬更显精神。孩子们不要嘲笑我在灯前跳舞,我这个老头子现在还活着,但已是死后的身躯。哪里有江湖可以成为乐土,哪家门户能有闲人?多情的人中,只有陶征士,醉过清秋也不厌倦频繁。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创作于战乱之后,反映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战乱后的重阳节,作者在陶与权宅中大醉,借酒抒发对战乱后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酒、花、儿童、老子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在战乱后的复杂情感。诗中“酒到愁肠味颇醇”一句,既表达了酒的醇厚,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忧愁。“花因白发更精神”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花的生命力和作者的衰老。后两句通过对“江湖”和“门户”的疑问,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通过对陶渊明的赞美,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酒、花、儿童、老子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战乱后的复杂情感,包括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赞美。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系列,了解其隐逸生活的理想。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杜甫的《春望》,同样是战乱后的作品,杜甫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而袁凯则更多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