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陈太丘与友期 / 期行》

时间: 2025-04-30 04:59:36

诗句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59:36

原文展示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白话文翻译

陈太丘和朋友约好一起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见面,但到正午时分时,朋友却没有到。于是,陈太丘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赶到。元方当时只有七岁,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尊君在吗?元方回答说,尊君等了很久没有来,已经走了。朋友听后很生气,认为这不是人所为,与人约好出行却不守信用。元方说,您与我家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如果正午不来,那就是失信。如果对您说骂父亲,那就是无礼。朋友感到惭愧,下来拉元方上车,元方却不理睬他。

注释

  • 陈太丘:指的是一个人名,可能为历史或文学人物。
  • 友期行:与朋友约定出行的意思。
  • 日中:正午。
  • 元方:可能为陈太丘的儿子,年幼时的名字。
  • 无信:失信,不守信用。
  • 无礼:不礼貌,失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义庆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创作了不少散文和诗词,风格多样,善于描写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此诗描写了一段关于守信与失信的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信义的重视,以及对不守信用行为的批评。

诗歌鉴赏

《陈太丘与友期》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揭示了关于信义的重要性与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规范。陈太丘与友人约定在正午出行,然而朋友未能如约到达,陈太丘选择了离开,显示出他对约定的重视。当元方在旁目睹这一切时,他对朋友的批评则显得尤为重要,表现出一个孩子对于信义的理解与直率。诗中通过儿童的视角反映了成人世界中的复杂伦理,强调了失信的代价。

整首诗虽然简短,却蕴含了深刻的社会伦理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尤其是对诚信和礼仪的重视。元方的直言不讳不仅让人感到孩子的天真,也映射出社会对于失信行为的普遍反感。诗的最后,元方选择不理睬朋友,象征着对失信行为的拒绝和对忠诚的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陈太丘与友期行:开篇介绍了故事的主角和情节背景,二人原本约好一起出行。
  2. 期日中,过中不至:强调了约定的时间和失约的事实。
  3.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在失约后选择离开,反映出他对时间的重视。
  4. 元方时年七岁:引入元方,增加了故事的层次。
  5. 门外戏:描绘了元方天真的状态,形成对比。
  6.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引入外来角色,推动情节发展。
  7.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元方的回答表现了对失信的无奈。
  8. 友人便怒非人哉!:朋友的愤怒反映了对失约的强烈反应。
  9.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元方的辩解展现了孩子的逻辑与道德观。
  10.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明确指出失信的性质。
  11.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强调骂父的无礼与失信的道德问题。
  12. 友人惭,下车引之:朋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现出悔意。
  13. 元方入门不顾:元方的无动于衷,体现出对失信行为的拒绝。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元方的天真与朋友的愤怒形成对比。
  • 反问:通过元方的质疑传达对失信行为的不解与批评。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守信的重要性,批评了失信行为,同时通过元方的直言反映了对道德规范的坚持,展现了人际交往中信任与诚信的价值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约定:象征着信任与期待。
  • 失信:代表着道德缺失与人际关系的破裂。
  • 天真:元方的年幼无知,反映出对信义的直观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元方”是几岁?

    • A. 5岁
    • B. 7岁
    • C. 10岁
  2. 朋友因何事感到愤怒?

    • A. 因为约定的地点不对
    • B. 因为约定的时间未到
    • C. 因为没有带礼物
  3. 元方认为失信的行为是如何的?

    • A. 无礼
    • B. 正常
    • C. 不重要

答案

  1. B. 7岁
  2. C. 因为约定的时间未到
  3. A. 无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描绘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 《论语》:关于诚信与道德的重要论述。

诗词对比

  • 比较《陈太丘与友期》与《桃花源记》,前者强调失信的后果,后者则描绘理想的和谐社会。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典诗词鉴赏》:关于古代诗词的赏析与研究。
  • 《南北朝文学史》:对南北朝时期文学的全面介绍。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虞美人 月夜闻箫 虞美人•灯下 虞美人 其二 自花之寺归,访江亭 虞美人 虞美人 虞美人 蒋竹山韵 虞美人 其四 虞美人 舟中 虞美人 题陈炳权校长十分春色图。图作折枝花十色 虞美人 拟放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可噩 包含茅的成语 义无他顾 包含咤的词语有哪些 繁费 丿字旁的字 静闲 夫尊妻贵 龜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铭刻心骨 诟龟呼天 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便结尾的成语 歹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牙儿 舞文饰智 椒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