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5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59:36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微风拂动,我在傍晚时分静坐,透过窗户思绪悠然。
推开门,竹子又随风摇动,恍惚以为是老朋友来了。
此时,树枝上偶尔滴落露珠,轻轻沾湿了阶下的苔藓。
何时才能邀请他入帷帐,共同抚琴,拂去琴上的尘埃呢?
作者介绍:李益,唐代诗人,字方明,号少山,陕西人。李益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作品清新自然,语言简练。他的诗歌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时期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文人之间的交往频繁,友谊珍贵。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情感生活和自然观。
李益的《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通过描写一幅静谧的傍晚景象,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渴望重聚的情感。诗的开头“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坐在窗前,感受着微风带来的宁静与惬意,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思考。随着“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的描写,诗人通过风吹动竹子的形象,联想到故人的到来,这一瞬间的错觉,生动地传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接下来的“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幽静、清新的氛围,也为诗的情感增添了一层清凉的意象。
最后两句“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渴望,诗人希望能够邀请友人一同入内,抚琴共话,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生活美好时光的向往。整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显示了李益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独到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表达,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友情的珍惜与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益的字是什么?
a) 方明
b) 少山
c) 司空
诗中“开门复动竹”中的“竹”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时间
c) 自然的生命力
诗的最后一句“为拂绿琴埃”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未来的期待
b) 对往事的怀念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