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摸鱼子 用药庄韵》

时间: 2025-04-25 16:30:53

诗句

怅人生、百年如寄,虚舟沧海难舣。

是非荣辱云千变,光景算能消几。

尘世里。

耻婢膝奴颜,不觉长欷矣。

凭谁荐起。

望几处侯门,要开怀抱,将进又还止。

凝眸处,往往修程万里。

飞黄跛鳖相比。

酣歌点检平生事,惟恐老之将至。

铛有耳。

况识字能言,莫负天公意。

文章信美。

既不用毛锥,寸长无有,寻我泮池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30:53

原文展示

怅人生百年如寄,虚舟沧海难舣。
是非荣辱云千变,光景算能消几。
尘世里。耻婢膝奴颜,不觉长欷矣。
凭谁荐起。望几处侯门,要开怀抱,将进又还止。
凝眸处,往往修程万里。
飞黄跛鳖相比。
酣歌点检平生事,惟恐老之将至。
铛有耳。况识字能言,莫负天公意。
文章信美。既不用毛锥,寸长无有,寻我泮池水。

白话文翻译

人生百年如同寄托,浮舟在沧海中难以停靠。
世间的是非荣辱如云般变化,光阴究竟能消磨多少呢?
在尘世之中,羞耻与卑微的奴颜,竟让人不自觉地长叹。
凭谁来推荐我呢?望向那些侯门,想要开怀相拥,却又进退维谷。
凝视远方,常常觉得路途漫长。
飞黄腾达与跛足的蜗牛相比。
酣畅歌唱,回顾我的一生,唯恐老去的时光将至。
铛声有耳,况且我识字能言,莫要辜负天意。
文章的确美好,既然不需要毛锥(艰难之事),那就寻觅我泮池的清水。

注释

  • :感到失落或惆怅。
  • :停靠船只。
  • 尘世:人间,世俗世界。
  • 侯门:权贵之家。
  • 铛有耳:指事物如耳听到,此处暗指言语有可能被人听见。
  • 毛锥:古代一种用来刺绣的工具,此处比喻难以承受的艰难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伯启生平资料较少,具体历史背景尚待考证,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动荡的时代,诗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幻,表达了对世俗荣辱的淡然态度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人生百年的感慨,勾勒出一个人在世俗生活中的迷茫与无奈。开篇便以“怅”字引入,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惆怅与无力。诗中提到的“虚舟沧海”,不仅仅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更是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荣辱的看法逐渐深入,认为世间的风云变幻如云彩般不可捉摸,其实是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诗歌中充满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尤其是“凭谁荐起”的迷茫,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的复杂看法。“侯门”代表着权贵的生活,但诗人却感到进退维谷,无法真正融入其中。这种矛盾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孤独。

最后,诗人在面对老去的恐惧时,通过“酣歌点检平生事”的方式,试图以歌唱来抗衡时间的流逝,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珍视。然而,诗中也隐含着对人生的无奈与对命运的感慨,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怅人生百年如寄”:感叹生命短暂如同寄宿。
    • “虚舟沧海难舣”:形容人生漂浮不定,难以停靠。
    • “是非荣辱云千变”:指世事如云,荣辱难以捉摸。
    • “光景算能消几”:反问光阴能消磨多少事物。
    • “耻婢膝奴颜”:感叹卑微和耻辱的生活。
    • “凭谁荐起”:自问谁能为我引荐。
    • “侯门”:象征权贵的生活。
    • “凝眸处,往往修程万里”:凝视远方,感叹路途遥远。
    • “飞黄跛鳖相比”:比喻成功与失败的对比。
    • “酣歌点检平生事”:以歌声回顾人生经历。
    • “莫负天公意”:希望不辜负上天的安排。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虚舟”,形象而生动。
    • 对仗:如“飞黄跛鳖”,形成鲜明对比。
    • 反问:用反问句增强思考的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对世俗荣辱的淡然,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虚舟:象征生命的漂泊与无常。
  • 侯门:代表权势与名望,暗示对世俗的渴望与无奈。
  • 泮池水:象征理想与清净,反映诗人对真实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侯门”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权贵之家
    C. 诗人的家乡
    D. 自然景观

  2.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回顾自己的生平? A. 写信
    B. 酣歌
    C. 旅行
    D. 读书

  3. 诗中对人生的态度是: A. 快乐的
    B. 无奈的
    C. 轻松的
    D. 忧伤的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曹伯启的《摸鱼子》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畅快,而曹伯启则显得更加沉思与忧虑。两者都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认识,但各自的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相关诗词研究文章与论文。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中秋月下醉笔 应吴伯秀县尉教鄞学求诗 次韵和岳醵饮西峰寺分韵成诗十四首见寄 筠溪八景诗·设僧龙湫 次韵似前人 次韵李景异 老兴行慈云醉中 次儿瀹以诗四首道各意因两用其韵 次前人拉游南山借意道别 念奴娇(次韵弟B54B)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离落 无字旁的字 祇树有缘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韬光敛迹 乚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敏丽 名垂罔极 假赁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鱼字旁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引归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三撇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趋之若骛 赫赫之功 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