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3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30:53
怅人生百年如寄,虚舟沧海难舣。
是非荣辱云千变,光景算能消几。
尘世里。耻婢膝奴颜,不觉长欷矣。
凭谁荐起。望几处侯门,要开怀抱,将进又还止。
凝眸处,往往修程万里。
飞黄跛鳖相比。
酣歌点检平生事,惟恐老之将至。
铛有耳。况识字能言,莫负天公意。
文章信美。既不用毛锥,寸长无有,寻我泮池水。
人生百年如同寄托,浮舟在沧海中难以停靠。
世间的是非荣辱如云般变化,光阴究竟能消磨多少呢?
在尘世之中,羞耻与卑微的奴颜,竟让人不自觉地长叹。
凭谁来推荐我呢?望向那些侯门,想要开怀相拥,却又进退维谷。
凝视远方,常常觉得路途漫长。
飞黄腾达与跛足的蜗牛相比。
酣畅歌唱,回顾我的一生,唯恐老去的时光将至。
铛声有耳,况且我识字能言,莫要辜负天意。
文章的确美好,既然不需要毛锥(艰难之事),那就寻觅我泮池的清水。
作者介绍:曹伯启生平资料较少,具体历史背景尚待考证,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动荡的时代,诗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幻,表达了对世俗荣辱的淡然态度和对理想的追求。
此诗通过对人生百年的感慨,勾勒出一个人在世俗生活中的迷茫与无奈。开篇便以“怅”字引入,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惆怅与无力。诗中提到的“虚舟沧海”,不仅仅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更是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荣辱的看法逐渐深入,认为世间的风云变幻如云彩般不可捉摸,其实是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诗歌中充满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尤其是“凭谁荐起”的迷茫,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的复杂看法。“侯门”代表着权贵的生活,但诗人却感到进退维谷,无法真正融入其中。这种矛盾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孤独。
最后,诗人在面对老去的恐惧时,通过“酣歌点检平生事”的方式,试图以歌唱来抗衡时间的流逝,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珍视。然而,诗中也隐含着对人生的无奈与对命运的感慨,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对世俗荣辱的淡然,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命运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侯门”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权贵之家
C. 诗人的家乡
D. 自然景观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回顾自己的生平?
A. 写信
B. 酣歌
C. 旅行
D. 读书
诗中对人生的态度是:
A. 快乐的
B. 无奈的
C. 轻松的
D. 忧伤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曹伯启的《摸鱼子》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畅快,而曹伯启则显得更加沉思与忧虑。两者都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认识,但各自的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