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1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14:05
忆昨初离别,羞容不成歌。
长袖未曾舞,尘埃生绮罗。
君恩一言足,岁月岂在多。
泽国多悲风,江湖易涛波。
游子久行役,岁晏今若何。
迢迢朱楼夜,数起瞻明河。
不如长江月,素影常相过。
我回忆起昨天初次离别时的情景,羞涩的容颜连歌声都无法唱出。
长袖衣裳未曾舞动,尘埃却在绮丽的绸罗上浮现。
君主的恩典一句话就足够,岁月又何必在乎多长呢?
泽国多有悲风,江湖的波涛也容易翻滚。
游子已在外漂泊,时光已晚,现在又该如何呢?
夜晚的朱楼遥遥在望,几次仰望那皎洁的明河。
不如长江上的明月,那清晰的影子常常相随而过。
“长江月”可以联系到中国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月亮常被视为思念和离别的象征,尤其是在江河湖海的背景下,表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曾协,生于宋代,具体生平事迹不详,但作为古诗词的创作者,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离别、思念的深刻感受,风格沉郁而清婉。
此诗创作于离别之际,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游子生活的关注与忧虑。
《拟古六首》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时刻的忧伤,诗中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开篇“忆昨初离别,羞容不成歌”便将读者带入一种愁苦的氛围,离别带来的孤独感让人无法开口歌唱。接下来的“长袖未曾舞,尘埃生绮罗”不仅描写了舞姿的优雅,也用尘埃象征了离别后无法舞动的沉重心情。
“君恩一言足,岁月岂在多”一句则表达了对情感的珍视,君主的恩惠虽小,但对于游子的支持却是至关重要的。接下来的几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游子在外漂泊的心境,时光虽晚,但心中的思念却愈发强烈。
最后两句“迢迢朱楼夜,数起瞻明河。不如长江月,素影常相过”则将情感升华,朱楼与明河的景象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是对那份清澈月影的向往,月亮象征着永恒的陪伴与思念,虽远却依旧存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围绕离别的主题,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乡、亲友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突显了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诗中提到的“长袖”象征什么?
“君恩一言足”这句表达了对什么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长江月”主要代表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