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1:33
倪文举寺簿挽诗三首
作者: 曾协 〔宋代〕
学植春同富,词源海样宽。
细听朝士说,宜著侍臣冠。
泉壤归何遽,容台席未安。
苍旻如可问,不遣泪河乾。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倪文举的追思与悼念。诗中提到春天的富饶和源远流长的文化,暗示了文举的才华和成就;接着提到听到朝廷的士人谈论他,似乎他的品德和能力理应被更高的官职所认可;最后,诗人感叹泉水与土地的归属和未能安定的地位,感慨苍天如果可以了解,怎能让泪水流淌不止。
曾协的这首挽诗,虽为悼亡之作,却透出一种深切的思考与哲理。诗的开头以“学植春同富”引入,春天的富饶象征着倪文举的才华与生机,暗示他的存在如春天般使周围生机勃勃。而“词源海样宽”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文学上的造诣,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高度评价。接着,诗中提到“细听朝士说,宜著侍臣冠”,这里不仅是在赞扬倪文举的卓越,也暗含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无奈与失望,表达了对理想未能实现的惋惜。
后两句“泉壤归何遽,容台席未安”则将悼念的情感进一步深化,表现出诗人对倪文举未能得到应有的地位和认可的遗憾。最后,以“苍旻如可问,不遣泪河乾”收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命运的思考,感慨身世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情感真挚而深沉。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倪文举才能的赞美,对社会不公的无奈,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沉重而又充满敬意。
“学植春同富”中的“春”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侍臣冠”最能代表什么?
“苍旻如可问”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