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0:02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在森林中有只奇鸟,自称是凤凰。
清晨时分,它饮用甘甜的泉水,日夜栖息在山岗上。
它高声鸣叫,声传九州,伸长脖子眺望八方。
正巧遇上商风起,翅膀却被摧折藏匿。
它一去昆仑的西方,不知何时能再归飞。
只恨自己不在合适的位置,心中充满怅惘与伤感。
诗中提到的“凤凰”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着高贵与完美。它的出现常与吉祥、和谐的象征联系在一起。“昆仑”是古代神话中被视为神仙居住之地,意指遥远且神秘的境地。整首诗通过这些典故表达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作者介绍:阮籍是魏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生于士族家庭,代表性作品有《咏怀诗》。他以其豪放不羁、深沉忧郁的个性和作品而闻名,是“竹林七贤”之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动荡的时代,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之情。阮籍常常借用自然界的景象与生物表达自己的情感,传达对自由、理想与归属感的渴望。
这首诗呈现了阮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诗中“奇鸟”自称“凤凰”,代表着追求卓越和理想的渴望,但随后经历的商风的袭来却使得这种理想受到重创。诗人通过描绘鸟的高鸣与翱翔,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然而现实的无情与困境却让这种理想难以实现。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鸟的鸣叫、山冈的栖息、泉水的甘甜,构建出一种理想化的生活场景。这种对比的手法让人更加强烈地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诗人在结尾处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惋惜与伤感,深切地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将鸟比作凤凰)、拟人(鸟自言)、对仗(如“高鸣”与“延颈”)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与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表现了阮籍对自由、理想生活的渴望,以及在现实面前无奈和惆怅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奇鸟”自称是什么?
A. 燕子
B. 凤凰
C. 雀鸟
D. 鹤
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描述中提到的自然元素有哪些?
A. 山冈
B. 河流
C. 醴泉
D. A和C
诗中“商风”象征了什么?
A. 幸运
B. 压力与困扰
C. 自由
D. 美好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