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0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08:29
炼汞烧铅四十年,至今犹在药炉前。不知子晋缘何事,只学吹箫便得仙。
我在这里炼汞和烧铅已经四十年了,直到现在仍然在药炉前忙碌。我不知道子晋(屈原)的缘故是什么,只知道他学会了吹箫就能成仙。
高骈,唐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表现出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此诗作于高骈的炼丹时期,反映了他对道教修炼的向往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中提及的屈原,暗示了对古代贤人的崇敬和对“成仙”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以炼丹和成仙为主题,通过个人的修行与屈原的成仙之路进行对比,表现了对理想和现实的思考。诗人用“炼汞烧铅四十年”开头,生动地描述了自己长期从事炼丹的辛劳与执着,展现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努力后,诗人却发现自己仍在药炉前,似乎反映出一种对成仙理想的无奈与困惑。接着“只学吹箫便得仙”一语,提及屈原的成仙之道,表现出一种对修行方法的质疑以及对理想境界的渴望。整体上,诗作在修炼与成仙之间的对比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出诗人对于追求长生不老与成仙理想的执着以及对理想未实现的反思,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子晋”指的是哪位古代诗人?
A. 李白
B. 屈原
C. 杜甫
D. 陶渊明
诗人四十年在药炉前,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希望
B. 疲惫与无奈
C. 快乐
D. 失落
吹箫与炼丹的对比,反映了什么主题?
A. 成功的简单与复杂
B. 友情与爱情
C. 人生的哲理
D. 自然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