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怀 其十八》

时间: 2025-04-27 18:13:23

诗句

开秋肇凉气,蟋蟀鸣床帷。

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

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

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

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3:23

原文展示:

开秋肇凉气,蟋蟀鸣床帷。
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
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
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
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

白话文翻译:

秋天开始带来凉意,蟋蟀在床帷上鸣叫。
我感受到周围事物的变化,心中充满忧愁,悄悄地让我感到悲伤。
我有很多话想说,但又不知道该向谁倾诉。
微风轻轻吹拂着我的衣裳,明月照耀着清丽的光辉。
清晨的鸡叫声在高大的树上响起,催促着我驾车回家。

注释:

  • :开始。
  • 凉气:指秋天的凉意。
  • 蟋蟀:蟋蟀,一种昆虫,鸣叫声清脆。
  • 床帷:床的帷幕,这里指床前的帷帐。
  • 殷忧:深重的忧虑。
  • 悄悄:静静地,默默地。
  • 微风:轻柔的风。
  • 罗袂:轻薄的衣裳,袂指衣袖。
  • 耀:照耀,闪耀。
  • 清晖:清亮的月光。
  • 命驾:命令驾车,起身离去。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表达了秋天的氛围和诗人内心的孤独忧伤,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情感的细腻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阮籍(210-263),字嗣宗,魏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人,代表了当时的士人风范。他是“竹林七贤”之一,性格洒脱,作品多表现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咏怀》系列诗是阮籍在动荡的时代中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表现了对人生、自然的感悟与思考。这首诗写于秋季,恰逢时节转变,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心中忧愁,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咏怀 其十八》展现了阮籍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敏锐感受。诗的开头以“开秋肇凉气”引入,描绘了秋天的初临,凉意袭来使人不禁感到一丝凄凉。蟋蟀的鸣叫仿佛在为这一季节的变化增添了几分孤寂。接着,诗人通过“感物怀殷忧”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悲伤,显现出他对周围事物的敏感和脆弱。诗中反复出现的“多言焉所告”,显示了阮籍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他想倾诉却无处可去,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厚度。

随后,诗人转向自然的描绘,“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在描写自然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美感和宁静。最后以“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收尾,既有生活气息的真实感,也暗示着回归家庭和现实的必然。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推进,既有对内心孤寂的揭示,又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形成了一种忧伤而又清新的氛围,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开秋肇凉气:秋天开始带来的凉意,暗示时节的变迁。
  2. 蟋蟀鸣床帷:蟋蟀的鸣叫声打破了寂静,增添了孤独感。
  3. 感物怀殷忧: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引发了内心的忧虑。
  4. 悄悄令心悲:忧愁静静地影响着心境。
  5. 多言焉所告:有很多话想说,却无从倾诉,表达了孤独感。
  6. 繁辞将诉谁:繁多的言辞又该向谁诉说,进一步强调了孤寂。
  7. 微风吹罗袂:自然的微风轻轻拂动衣袂,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8. 明月耀清晖:皎洁的明月照耀,象征着希望和宁静。
  9. 晨鸡鸣高树:清晨的鸡鸣声,标志着新一天的开始。
  10. 命驾起旋归:诗人准备离开,回归现实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情感,如“微风吹罗袂”象征着心境的轻盈。
  • 拟人:蟋蟀的鸣叫仿佛在与诗人对话,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诗句之间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到来的感慨,内心的忧愁与孤独,以及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通过对自然变化的描写,反映了个人情感的波动,展现了魏晋士人特有的哲思与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凋零和思念,代表着人生的无常。
  • 蟋蟀:象征着孤独和内心的忧愁。
  • 明月:象征着希望与宁静,常与思乡、思念相关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昆虫是: A. 蚱蜢
    B. 蝉
    C. 蟋蟀
    D. 蜻蜓

  2. 诗人感到忧愁的原因是什么? A. 孤独
    B. 自然变化
    C. 回忆往事
    D. 社会动荡

  3. “微风吹罗袂”中的“罗袂”指的是什么? A. 头发
    B. 衣袖
    C. 鞋子
    D. 带子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阮籍的《咏怀 其十八》与陶渊明的《饮酒》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阮籍更多表现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而陶渊明则是在自然中寻找一种归属感和宁静。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都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相关查询

潇湘神 其三 伤春 潇湘神 零陵作 三首 其二 潇湘神·斑竹枝 鹊踏枝 鹊踏枝·粉映墙头寒欲尽 鹊踏枝·芳草满园花满目 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 鹊踏枝四首 其四 鹊踏枝四首 其三 鹊踏枝四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昏祲 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常满 阿时趋俗 包含揎的成语 八字旁的字 拔地倚天 贝字旁的字 徬徨失措 沁人心腑 斤字旁的字 殚精极虑 竹字头的字 跳波 自字旁的字 神志不清 偏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