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

时间: 2025-05-07 08:54:31

诗句

吾子有嘉德,譬如含薰兰。

清风不来过,岁晚蒿艾间。

古来百夫雄,白首在涧盘。

非关自取重,直为知人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4:31

原文展示

吾子有嘉德,譬如含薰兰。
清风不来过,岁晚蒿艾间。
古来百夫雄,白首在涧盘。
非关自取重,直为知人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赞美你高尚的品德,犹如那含香的兰花。
即使清风不曾经过,年末时节仍然可以在蒿草与艾草之间找到你。
自古以来,英雄豪杰虽多,年老后却仍然在溪涧旁徘徊。
这并非是因为他们自愿承受重担,而是因为能够理解他人的人实在太难得了。

注释

  • 嘉德:美好的品德。
  • 含薰兰:指兰花,寓意品德高尚,兰花有清香,象征高洁。
  • 清风:象征好的环境或好朋友。
  • 蒿艾:指普通的草草,暗喻平凡的环境。
  • 百夫雄:形容众多的英雄豪杰。
  • 涧盘:指在溪涧旁徘徊,象征年老后仍在思考与回忆。
  • 知人:了解他人,指识人之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与苏轼、秦观并称“苏黄秦”,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写山水田园诗和咏怀诗。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黄庭坚与李子先的交往中写的,表达了他对李子的赞赏和对知己难求的感慨。李子先是一位与黄庭坚志趣相投的朋友,诗中通过兰花的隐喻,表现了对高尚品德的推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兰花的意象,生动地表达了对人品的赞美和对知己的渴望。开头两句将李子先的品德与兰花相提并论,突显其高洁和稀有。兰花作为一种常被用来比喻高尚品德的植物,象征着不随波逐流、保持独立的精神。接着,诗人提到“清风不来过”,象征着即使环境不佳,李子的品德依旧璀璨如兰,这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的敬意与信任。

“古来百夫雄,白首在涧盘”一句,展现了英雄豪杰在岁月流逝后的孤独与无奈,表明真正的识人之难。“非关自取重,直为知人难”则揭示了诗人对英雄的理解,强调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珍贵。整首诗流露出浓厚的情感,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对品德的追求以及对知己难得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吾子有嘉德,譬如含薰兰:称赞李子先的品德如兰花般美好。
  2. 清风不来过,岁晚蒿艾间:即使没有外界的赞美与支持,李子依然高洁。
  3. 古来百夫雄,白首在涧盘:历史上虽有众多英雄,但他们终究都难逃时光的侵蚀。
  4. 非关自取重,直为知人难:英雄的重担并非自愿,而是因为能理解他人的人太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李子先的品德比作兰花,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句式工整,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反语:通过“知人难”暗含对社会人情冷漠的批判。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赞美和对知己难求的感慨,反映了对人性与友谊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花:象征高洁和品德。
  • 清风:象征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 蒿艾:暗示平凡与无奈。
  • 涧盘:象征人生的沉浮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将李子先的品德比作什么?

    • A. 玫瑰
    • B. 兰花
    • C. 菊花
  2. 诗中提到的“清风”象征什么?

    • A. 朋友
    • B. 财富
    • C. 健康
  3. 诗人认为识人有多难?

    • A. 非常容易
    • B. 一般
    • C. 非常难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蝶恋花·春景》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两者虽然主题不同,但均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感慨。黄庭坚的作品更偏重于对品德的赞美,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黄庭坚集》

相关查询

除夕 岁暮得家书 净因院建炎兵火独存纪事 净因院建炎兵火独存纪事 赠沈振伯 石室云蒸 璞墩 柳枝词二首 其一 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夜月昼星 学屋 情见势屈 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载歌且舞 深情底理 矢字旁的字 况于 宝盖头的字 败井颓垣 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食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隆亲 献映 秋实春华 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