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4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46:08
游郎官峰
作者: 吴海 〔元代〕
连山如波涛,高峰荡云日。
萃然孤杓耸,其势孰可匹。
危攀将欲飞,俯瞰觉自失。
罗田几聚落,端坐见纤悉。
南延川源深,北望海水出。
处高视益远,缩地岂有术。
天寒霜露交,收穫事已毕。
仍年蝗旱馀,民物尽萧瑟。
遘兹得非幸,惆怅宁具述。
这首诗描绘了连绵的山脉如同波涛般起伏,高耸的山峰在云间晃动。孤零零的山峰独立而立,难以找到与之匹敌之势。站在山顶,仿佛要飞起来一般,俯视四周却感到失落。远处的罗田村落隐约可见,清晰可辨。南边延伸的河流深邃,北边则是海水奔涌而出。站在高处视野更加开阔,缩短了空间的距离,真是妙不可言。天冷时霜露交替,收获的事情已经结束。然而今年的蝗灾和干旱仍在,民生困苦,万物萧条。此时此刻,难道这不是一种幸运吗?我心中惆怅,怎能详细叙述。
作者介绍:吴海是元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游郎官峰》写于他游览郎官峰时,受到山水的启发,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时局的感慨。元代正值战乱频繁,民生困苦,詩人借山水写景,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郎官峰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宏伟的自然景观,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几句,诗人用“连山如波涛,高峰荡云日”来描绘山的壮丽,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危攀将欲飞,俯瞰觉自失”表达了登高望远的豪情与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暗示在高处俯瞰时,心灵的失落感。
随后,诗中提到的“罗田几聚落”与后文的“天寒霜露交”形成强烈对比,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人间的艰苦。尤其在提到“蝗旱馀,民物尽萧瑟”时,诗人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困境,表现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自然灾害的无奈。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之美的同时,深藏着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吴海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示了他对壮丽景色的向往,也透过景色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敏感与忧虑,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自然的壮丽与人间的悲凉。诗人在描绘景色的同时,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与对人民疾苦的关怀,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深刻联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高峰荡云日”所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诗人通过“蝗旱馀,民物尽萧瑟”表达了什么情感?
“南延川源深”中“川源”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