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2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9:31
绿云当窗翻,清音满廊庑。
风雨送秋寒,中心不言苦。
窗外绿云翻滚,如同春天的景象;
清脆的声音在走廊上回荡。
风雨送来秋天的寒意,
内心却无言地忍受着痛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风雨送秋寒”可以联想到古人对四季变化的感知,以及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作者介绍:
乔湜,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性情淡泊,作品多表现田园生活与自然景观。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及其带来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天,反映了诗人在这个季节里对自然变化的感受和内心情感的挣扎。诗人在描写美好景象的同时,也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芭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描写窗外的绿云和清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给人以生机与活力的感觉。转折在于“风雨送秋寒”,此句带来对季节变化的感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中心不言苦”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尽管外界美好,内心却承受着无言的痛苦。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变化,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情感的深刻体悟,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描写与内心的苦闷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与痛苦并存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的“绿云”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活力
B. 绝望
C. 暴风雨
D. 秋天的萧瑟
“中心不言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痛苦
C. 轻松
D. 忧伤但无所畏惧
诗中提到的“风雨”主要象征:
A. 美好时光
B. 生活的挑战与困扰
C. 春天的气息
D. 夏日的炎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牧的《秋夕》相比较,虽同样描写秋天的景象,但杜牧的作品更多的着眼于孤独与思念,而乔湜的《芭蕉》则强调了内心的苦痛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着不同的侧重。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