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5:25
浓云暖雨互悠悠,寒食前头社后头。
两月笋膏充肉味,一年茶事算春收。
鸟当久坐声逾美,花到无名种最幽。
料理茶炉兼酒榼,独寻萱草对忘忧。
浓厚的云层和温暖的雨水交替着缓缓而来,正值寒食节的前头和社日的后头。
两个月的竹笋鲜嫩油腻,足以替代肉类的美味,而一年中的茶事则算作春天的收获。
鸟儿在树上久坐,鸣叫声愈发美妙,花儿的名字不重要,最幽静的正是那些无名花。
我忙着料理茶炉和酒坛,独自寻觅萱草,以对抗忧愁。
马思赞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田园生活,常蕴含哲理,情感丰富。
本诗作于春季,诗人正值寒食与社日之间,描写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丽,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忧愁的解脱。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乐趣。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阴郁交替的气候,这种天气不仅是自然的变化,也象征着生活中的起伏。接着,诗人以“笋膏充肉味”来展现春天的丰盛,把竹笋与肉类相提并论,体现了春天特有的食材之美。随后,鸟鸣和花卉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优美,强调了自然之声的和谐美妙与生命的多样性。最后,诗人通过料理茶炉和酒榼,表达了对生活的雅趣,尤其是萱草的提及,传达了对忧愁的释怀。这种情感的寄托,使得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态度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色与生活情趣的结合,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忧愁的释怀,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寒食”是指什么节日?
A. 端午节
B. 清明节
C. 寒食节
D. 中秋节
诗中“笋膏充肉味”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丰盛
B. 对肉类的喜爱
C. 对竹子的赞美
D. 食材的选择
诗中提到的“萱草”象征着什么?
A. 忧愁
B. 生命
C. 忘忧
D. 快乐
可以将马思赞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王维的诗同样描绘了山水田园的自然美,但更侧重于孤独与宁静的氛围,而马思赞则在自然中找到生活的乐趣与对忧愁的解脱,表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