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0:55
水调歌头·天下伟人物
作者:廖行之 〔宋代〕
天下伟人物,荆楚号名流。
幅员千里,英气磅礴岳南州。
雁峤高参翼轸,石鼓下盘朱府,
衮衮应公侯。常记生申旦,
明日是中秋。挈明月,翳翔凤,
驷飞虬。东南一尉,何事三载漫淹留。
谈笑洞庭青草,从此阆风阊阖,
高处看鳌头。更种阶庭玉,
慈母念方稠。
天下的伟大人物,荆楚地区的人才辈出。
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英气逼人,雄伟如岳南州。
雁峤山高耸入云,石鼓下静卧着朱雀城,
那里的公侯贵族众多。我常常想起生申旦,
明天就是中秋节。带着明亮的月光,展翅飞翔如凤凰,
四匹骏马飞奔如龙。东南的某位官员,
为何在此地三年无所作为?
与友人谈笑在洞庭的青草地,
从此阆苑风轻阖门,
高处俯瞩鳌头。更在庭院中种植玉树,
母亲的思念愈发浓厚。
作者介绍:廖行之(约1080-约1140),字士杰,号渔隐,南宋著名诗人。其诗风多描绘山水风光、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兼具豪放与细腻之美。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伟大人物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抒发对伟大理想和个人情感的追求。
《水调歌头·天下伟人物》是一首颂扬伟大人物和自然美景的抒情诗。诗的开篇直入主题,强调了“天下伟人物”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人才的崇尚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接着通过描绘荆楚的幅员辽阔和英雄气概,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时代画面。
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自然意象,如“雁峤”、“石鼓”等,突显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历史的悠久。诗人通过对比东南一尉的无所作为,表达了对人才流失的惋惜。最后,诗人在中秋之际与友人谈笑,透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也暗示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追溯与思考,又有对个人情感与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以“伟人物”为主线,探讨了人才的重要性与历史的积淀,同时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的热爱与对母亲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荆楚”是指哪个地区?
A. 河北
B. 湖北、湖南
C. 广东
诗中“明日是中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节日的珍视
C. 对朋友的思念
下列哪个意象不出现在诗中?
A. 明月
B. 鳌头
C. 瀑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