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3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30:44
寒潭黑虬老不死,偶向潭中攫云起。
雪深霜厚忽僵立,万点骊珠缀花蕊。
清芬微动月皆香,古干屈蟠铁难比。
天荒地老不知年,仿佛传闻自唐始。
唐家铁柱支炎天,荆榛久没蛮中烟。
玉斧划断梁益土,冷落又阅三百年。
此时灵虬在何处,抱珠想复潭中眠。
时平神物再出世,腾拿依旧蟠蜿蜒。
从此花开有常岁,岁岁天地春先旋。
呜呼!和羹自古须此材,蒟酱乃使西南开。
金马去已久,碧鸡不再来。
余此一树好枝格,不知几生始修得。
莫更踊跃变化入潭中,使我华山昆水无颜色。
在寒潭中,黑色的龙虬老而不死,偶尔向潭中跃起,仿佛在抓取云彩。雪深霜厚,忽然间它僵立不动,万点如骊珠般的花蕊点缀其上。清香微微荡漾,月光下散发着芬芳,古老的树干弯曲盘旋,难以与它相比。天地荒凉,岁月无知,似乎从唐代便开始流传。唐朝的铁柱撑起了炎热的天空,荆榛丛生,久已掩埋于蛮荒的烟雾中。玉斧划断了梁山的土地,冷落的岁月又过去了三百年。此时灵动的龙虬又在何处呢?它抱着珍珠,似乎想要再次在潭中安眠。时平神物再度出世,腾空而起,依旧蜿蜒如龙。从此花开有常年,年年春天都在先旋。唉!自古以来,和羹都须用这种材料,而蒟酱则使西南的美味得以展现。金马早已去世,碧鸡再也不回来。剩下这一树美好的枝条,不知经过几生几世的修行才得以拥有。不要再轻易地跃入潭中,让我华山和昆水失去光彩。
何彤云,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反映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
《黑龙潭古梅歌》创作于何彤云对自然景观的感悟之时,结合了对历史的追溯与个人情感的表达,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传统的珍视。
《黑龙潭古梅歌》通过描绘一棵古梅树及其生长环境,勾勒出清幽的山水意境与历史的沉淀。诗中黑虬的形象,既是对自然的观察,也是对生命力的赞美。通过对古梅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传统与文化的眷恋。
从“寒潭黑虬老不死”开始,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出梅树在严寒中的坚韧与不屈,体现出生命的顽强。接着,诗人用“雪深霜厚忽僵立”渲染了梅花在寒冬中静默的美,给人一种独立而孤傲的感觉。
诗中提到的“唐家铁柱支炎天”与“荆榛久没蛮中烟”不仅展现出历史的厚重感,也映衬出梅树的孤独与不屈。通过历史的回溯,诗人将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相结合,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深情。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探寻与对美的追求。结尾的“莫更踊跃变化入潭中,使我华山昆水无颜色”更是将个人情感升华到对自然和文化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此诗通过描绘古梅树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历史文化交融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传统的追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黑虬在诗中象征什么?
“雪深霜厚忽僵立”中,诗人想表达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