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3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4:24
客行无晴时,涔涔如漏天。
东吴至西江,旧岁接新年。
蜡屐惊踵决,油衣笑鹑悬。
掀淖起复仆,顷步如重关。
略似鸭与猪,汨没泥水阑。
我涂未渠穷,一晴愧天悭。
倒塔桥已断,壁破渡无船。
路人相告语,未到先长叹。
薄晚得硗确,稍入袁州山。
不辞石啮足,聊免泥没鞯。
自古行路吟,听者凋朱颜。
轩渠尚能赋,诗人类痴顽。
客人在没有阳光的日子里行走,细雨如同屋顶漏水般不断滴落。从东吴到西江,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又开始了。穿着蜡屐的脚步声引起了惊动,穿着油衣的我则笑着看着悬挂的鹑鸟。泥泞的路面让我跌倒,走一步就像是跨过重重关卡。路面泥泞,像鸭子和猪一样,被泥水淹没。我走的路还没走到尽头,一旦晴天来临,心中却感到愧疚。倒塔桥已经断裂,墙壁破损,没有船可以渡过。路人相互传递消息,虽未到达目的地,心中已是长叹。薄暮时分终于走出了一些坎坷,稍微进入袁州山区。虽然石头磨破了我的脚,但我也可以免去在泥中陷没的尴尬。自古以来,行路的人总是吟唱,听者却常常面容憔悴。即使在轩渠旁边还能赋诗作词,诗人却像是痴呆顽固一样。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仲淹,号如圭,宋代诗人、文学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风貌。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带有乡土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多雨的季节,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和环境的感受。诗中描绘了严酷的行路艰辛与对生活的无奈,反映了当时人们出行的不易。
范成大的《自冬徂春,道中多雨,至临江、宜春之间特甚》是一首描写旅途艰辛的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行路者在阴雨天气中的种种遭遇生动展现。开篇以“客行无晴时”引入,便立即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天气的阴沉和旅途的艰难。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蜡屐惊踵决”的细节,展现了雨水对行走的影响,脚步声唤起了对自然的无奈与叹息。“油衣笑鹑悬”则用幽默的笔触缓解了旅途的沉重,呈现出诗人乐观的态度。诗中诸多意象,如“掀淖”、“略似鸭与猪”等,生动展现了泥泞的路况,令人感同身受。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一晴愧天悭”道出了对自然的感慨与自我反省,以至于“路人相告语,未到先长叹”揭示了行路者共同的苦恼。最后,诗人用“自古行路吟”总结,表现出一种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接受,同时也暗含着对诗人身份的自嘲。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艰辛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行路者共同命运的共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外在的旅途困苦,更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勇敢面对的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具备视觉上的冲击力,更承载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活中的种种艰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蜡屐”是什么?
诗人对天气的态度是?
诗中提到的“倒塔桥”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