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伤越》

时间: 2025-07-28 16:15:42

诗句

越溪自古好风烟,盗束兵缠已半年。

访戴客愁随水远,

浣纱人泣共埃捐。

临焦赖洒王师雨,欲堕重登刺史天。

早晚山川尽如故,清吟闲上鄂君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6:15:42

原文展示:

越溪自古好风烟,盗束兵缠已半年。
访戴客愁随水远,浣纱人泣共埃捐。
临焦赖洒王师雨,欲堕重登刺史天。
早晚山川尽如故,清吟闲上鄂君船。

白话文翻译:

越溪自古以来就有美丽的风景和烟雾缭绕,但如今却被盗贼和兵戈困扰了半年。去拜访戴先生的客人们,忧愁随着水流而远去;浣纱的女子也因战乱而泪流满面,衣物随泥土而弃。临近焦山,靠着王师的雨水,想要重登刺史的高位。早晚山川依旧如故,清吟之声悠然上了鄂君的船。

注释:

  • 越溪:指越地的溪流,古人常以“越”指代越南地区,风景如画。
  • 盗束兵缠:意为盗贼和军队的围困。
  • 访戴客:可能指拜访戴叔伦等名士的客人。
  • 浣纱人:指河边洗衣的女子,象征着和平生活的恬淡。
  • 王师:指王朝的军队,暗示希望依靠国家的力量。
  • 刺史天:刺史是地方官员,登高显位的愿望。
  • 鄂君:指鄂州的君主,可能是李白的朋友,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五言诗和七言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风格清新脱俗,常蕴含深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伤越》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以越溪的美景引入,表达对战乱带来的痛苦与忧愁,借以反映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无奈。

诗歌鉴赏:

《伤越》一诗,描绘了越溪的自然风光与人间疾苦的对比,通过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时局的无奈。诗的开头便以“越溪自古好风烟”引入,展现出越地的美丽,然而接下来的“盗束兵缠已半年”则瞬间打破了这种宁静,突显出社会动荡的现实。这里的对比手法使得读者感受到诗人心中的悲痛与无力。

“访戴客愁随水远,浣纱人泣共埃捐”中,诗人通过访客与浣纱人的情感,反映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摧残,增添了诗的悲剧色彩。“临焦赖洒王师雨”则表达了对王朝军队的期待与依赖,期望能借助国家的力量重振生活。然而,“欲堕重登刺史天”又折射出对权力的渴望与无奈,揭示了当时士人的复杂心态。最后,诗人以“早晚山川尽如故,清吟闲上鄂君船”收尾,展现出一种淡然的心态,虽然外界动荡不安,但内心依然渴望着宁静与和谐。整首诗通过清丽的风景和哀伤的情感交织,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越溪自古好风烟:越溪自古以来就是风景如画的地方。
  2. 盗束兵缠已半年:然而现在正遭受盗贼和战争的困扰,已经持续了半年。
  3. 访戴客愁随水远:前来拜访戴先生的客人们,忧愁随着水流而去,表达了心中对故乡的忧虑。
  4. 浣纱人泣共埃捐:浣纱的女子因战乱而泪流满面,衣物被泥土所覆盖,象征着失去和悲伤。
  5. 临焦赖洒王师雨:在焦山附近,期待王朝的军队能够带来雨水,象征着救助。
  6. 欲堕重登刺史天:渴望重登高位,表达了对权力的追求。
  7. 早晚山川尽如故:不过无论如何,山川依旧不会改变。
  8. 清吟闲上鄂君船:最后,诗人希望能够悠然自得,乘船吟唱,寻找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自然美与战争苦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 拟人:如“愁随水远”,使情感更为生动。
  • 象征:浣纱人象征着美好生活的破碎,王师象征着希望的寄托。

主题思想:

该诗揭示了战乱带来的困扰与对和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对现实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越溪:象征着美丽的自然与安宁的生活。
  • 盗贼与兵戈:代表了战争与动荡。
  • 浣纱人:象征着普通人的苦难与无奈。
  • 王师:象征着国家力量与希望。
  • 刺史:象征着政治权力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越溪”指的是哪个地区?
    A. 江南
    B. 越南
    C. 西北
    D. 北方

  2.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浣纱人”象征着什么?
    A. 士人
    B. 战士
    C. 普通百姓
    D. 商人

  3. 诗句“欲堕重登刺史天”中“刺史”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美食
    B. 地方官员
    C. 战士
    D. 文人

答案:

  1. B. 越南
  2. C. 普通百姓
  3. B. 地方官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山居秋暝》
  2. 李白《夜泊牛津》
  3.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陆龟蒙的《伤越》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陆诗更侧重于自然美与人情的对比,而杜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两者都以深情的笔触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对和谐生活的渴望。

相关查询

和士特韵程进道舍人 席上分韵赋梅花得知字 申伯坐上屡成佳语句独未见和德久贻信中之作 次韵林仲和筠庄 次韵谭彦成学士早春五首 奉酬龙兴益老伽陀 次韵王彦声赠梅公择 岩陵道中 次韵硕夫池亭赏莲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含霜履雪 欠字旁的字 拘撮 意简言赅 双人旁的字 不弃故旧 川字旁的字 回肠寸断 米字旁的字 喜起 宸州 迷结尾的成语 一蛇两头 枪林刀树 見字旁的字 包含截的词语有哪些 统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