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10:5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0:57:11
昔居清洛涯,长恨苦寒迟。
自作江南客,稀迟下雪时。
有烟栖菊梗,无冻落杉枝。
背日能寻径,临风尚覆棋。
鸟声浑欲转,草邑固应知。
与看平湖上,东流或片澌。
我曾住在清洛的岸边,常常感叹寒冬的来得太晚。
如今我自作主张成了江南的客人,雪花稀疏地在冬天降落。
有烟雾缭绕的菊花梗,没有冻结的杉树枝。
在阳光背后能找到小路,迎着风尚能继续下棋。
鸟鸣声似乎要在空中回荡,草木乡村自然会知道。
我愿与朋友一起观赏平湖上的景色,东流的水面或许会泛起片片涟漪。
作者介绍:陆龟蒙(约公元802年-约公元852年),字子明,号山人,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多变,兼具豪放与细腻,善于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冬至时节,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温暖气候的向往以及对北方寒冷冬天的无奈。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及对当前生活的感慨。
《江南冬至和人怀洛下》是一首典型的唐代五言绝句,诗人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中流露出内心的情感。起初,诗人回忆自己在清洛的生活,表达了对寒冷冬天的不满和对温暖江南的向往。整个诗篇以清新淡雅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江南冬日的独特氛围。
在“有烟栖菊梗,无冻落杉枝”句中,诗人用“烟”和“菊”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意境,显示出江南冬季的生机。相较于北方的寒冷,江南的冬天显得格外温暖,诗人感受到了一种难得的闲适。接下来的“背日能寻径,临风尚覆棋”更是道出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渴望,抒发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鸟声浑欲转,草邑固应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情。鸟鸣声穿透了宁静的冬日,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生命力。而最后一句“与看平湖上,东流或片澌”则让人感受到江南的水乡情韵,湖面波光粼粼,意境辽阔,令人向往。
整首诗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更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冬日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温暖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递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清洛”是指哪个地区?
诗人对冬季的感受是?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优美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