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5:33
西山抱孤洁,淇水凝寒绿。
古来长安道,多少闲草木。
西山环抱着清新孤洁的气息,淇水边的景色显得更加寒冷而翠绿。自古以来,通往长安的道路上,经过多少闲散的草木。
魏了翁(约1090-约1155),字仲明,号白云山人,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高洁的品德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创作于魏了翁隐居南山之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诗中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世繁华的淡然态度。
《寄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首·竹亭》通过对西山和淇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西山的孤洁与淇水的寒绿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诗人通过“古来长安道,多少闲草木”两句,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暗示着长安的繁华与草木的闲适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俗喧嚣的淡漠,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整首诗虽短,却蕴含了深厚的哲理,表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理想追求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借助自然景象,诗人传达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显示出对现实世界的超然与不拘。
整首诗以山水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态度,体现了一种清新、孤高的精神追求。
诗中“西山抱孤洁”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淇水凝寒绿”中的“凝”字意为?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