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首·竹亭》

时间: 2025-05-04 10:15:33

诗句

西山抱孤洁,淇水凝寒绿。

古来长安道,多少閒草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5:33

原文展示

西山抱孤洁,淇水凝寒绿。
古来长安道,多少闲草木。

白话文翻译

西山环抱着清新孤洁的气息,淇水边的景色显得更加寒冷而翠绿。自古以来,通往长安的道路上,经过多少闲散的草木。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山:指位于西面的一座山,象征着清冷、孤高的境界。
  • :环绕、包围。
  • 孤洁:独自而清洁,形容山的高洁与孤独。
  • 淇水:指淇河,水清而寒,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
  • :凝聚、静止,形容水面平静。
  • 寒绿:指水中的绿色植被,寒意浓厚。
  • 古来:自古以来。
  • 长安道:指通往长安的道路,长安是古代中国的都城。
  • 闲草木:闲散的草木,形容自然的随意与生机。

典故解析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繁华与历史。
  • 孤洁:传统文化中常用以形容高洁的人格或理想的境界,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090-约1155),字仲明,号白云山人,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高洁的品德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魏了翁隐居南山之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诗中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世繁华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寄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首·竹亭》通过对西山和淇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西山的孤洁与淇水的寒绿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诗人通过“古来长安道,多少闲草木”两句,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暗示着长安的繁华与草木的闲适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俗喧嚣的淡漠,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整首诗虽短,却蕴含了深厚的哲理,表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理想追求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借助自然景象,诗人传达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显示出对现实世界的超然与不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山抱孤洁:描绘西山的清高与孤独,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 淇水凝寒绿:表现水面静谧,映衬出周围生机勃勃的自然。
  • 古来长安道:引入历史背景,表达对长安繁华的感慨。
  • 多少闲草木: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世外桃源的闲适。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西山”与“淇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山水比作隐逸高洁,传达出情感的深邃。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山水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态度,体现了一种清新、孤高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山:象征孤高、清洁的理想境界。
  • 淇水:代表静谧、寒冷的自然环境。
  • 长安道:象征历史的沉淀与繁华的对比。
  • 草木:象征自然的生机与闲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山抱孤洁”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 A. 繁华
    • B. 孤高与清洁
    • C. 喧嚣
  2. “淇水凝寒绿”中的“凝”字意为?

    • A. 流动
    • B. 静止
    • C. 汹涌
  3.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着什么?

    • A. 自然
    • B. 繁华
    • C. 隐逸

答案

  1. B. 孤高与清洁
  2. B. 静止
  3. B. 繁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同样描绘隐逸生活,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精华》
  • 《魏了翁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姑苏杂咏 天池(在华山) 春日怀诸亲旧 盗发汉侍中许彧墓 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大石屋 送王稹赴大都(至正庚子作) 将进酒 读史十首 晏婴 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 师子林十二咏 其六 问梅阁 青楼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冲邃 女字旁的字 洪炉燎发 不容置喙 女奚 杀人如芥 绮船 提手旁的字 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乚字旁的字 有百害而无一利 嚣声 羽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包含姝的词语有哪些 旌旗蔽天 重悔 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