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4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0:18
不际明时论石渠,
空将薄命仕鸿都。
天公似把词人戏,
父子然脐子坠胡。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蔡邕的感慨。诗中提到蔡邕在明理之时被人们所评议,但他却不得志,虚度了大好时光。天公仿佛在戏弄词人,使得他和父子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像是命运的捉弄。
陈普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绘历史人物和社会现象。生于动荡的时代,使得他的诗作常常渗透着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作的创作背景与蔡邕的生平密切相关。蔡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东汉文学家,但因命运多舛,未能施展抱负。陈普通过此诗表达对蔡邕命运的惋惜,同时也反映了对自身处境的感叹。
《咏史上·蔡邕》是陈普通过蔡邕的历史故事,表达了对才子命运的深刻思考。诗的前两句“不际明时论石渠,空将薄命仕鸿都”意在揭示蔡邕虽在明理之时,却不得志于仕途,最终只能感叹命薄。这里的“石渠”不仅代表了明理的时机,也暗示了才华的被埋没。而“鸿都”象征着理想的仕途,但对蔡邕来说,这条路显然是空无一物。
接着的“天公似把词人戏”则通过拟人的手法,表现了命运对蔡邕的戏弄,突显了他对命运的不满和无奈。最后一句“父子然脐子坠胡”则暗示了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可能是指蔡邕与父亲的关系,或是对后代的担忧,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蔡邕命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蔡邕的遭遇,反映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历史的感慨,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的惋惜。
诗中提到的“石渠”象征什么?
诗人对蔡邕的命运持什么态度?
“天公似把词人戏”中的“天公”指的是什么?
答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普的《咏史上·蔡邕》更侧重于历史人物的命运反思,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对自由的向往。两者在主题上都有对人生的思考,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