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9:15
万里瞿塘月
作者:杜甫 〔唐代〕
万里瞿塘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在遥远的瞿塘峡,明月照耀,春天来临时,月亮如同第六弦那样皎洁。
时常推开幽暗的房间,明亮的月光满溢在青天之上。
清爽的微风轻拂,令人泪水盈眶。
南飞的乌鹊在夜晚归来,降落在江边。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圣”,与李白并称。杜甫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的遭遇,风格沉郁,语言精炼,深具思想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杜甫晚年,社会动荡不安,杜甫经历了不少苦难,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万里瞿塘月》是一首抒情诗,借景抒情,以月亮和春天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第一句“万里瞿塘月”描绘出一幅辽阔而宁静的画面,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接下来的“春来六上弦”则通过对月亮盈亏的形象化描述,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诗的中间部分“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用简洁的语言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里暗室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封闭,而月光的明亮则是对自由与光明生活的渴望。最后几句通过描写南飞的乌鹊,增添了诗的动感,使得整个作品既有静谧的氛围,又不乏生机。
全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忧伤和向往,尽管面临困境,诗人依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他不屈的精神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月如六上弦”比喻月亮的形状,生动形象;“爽合风襟静”则利用形象的描绘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在困境中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万里瞿塘月”中“瞿塘”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春来六上弦”是用来形容什么?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