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7:25
水龙吟 舟夜闻笛
作者: 杜文澜 〔清代〕
几番吹月梅边,一双瘦鹤支烟冷。江城又晚,飞花渐寂,今宵倦艇。
宿鹭惊沙,潜虬舞壑,断肠谁听。趁荒洲渺霭,声来甚处,偏只有羁魂醒。
长恨芙蓉分镜,遍珠楼更无人凭。寒潮暗长,丝杨尽老,鳏鱼自惊。
前路山阳,旧游黄鹤,那堪愁并。剩苍波一片,稀星薄雾,伴孤鸿影。
几次在梅树旁的月光下听笛声,一对瘦鹤在冷烟中栖息。江城的夜色又渐渐深了,飞舞的花瓣逐渐稀少,今晚我在倦怠的小船上。
宿鸟惊飞沙岸,潜伏的龙虬在山谷中舞动,断肠的悲伤又有谁来倾听。趁着荒凉的洲头在朦胧的雾气中,乐声从何处传来,偏偏只有我的羁魂在清醒。
长久以来怨恨芙蓉花的离散,遍布珠楼的地方更是无人依靠。寒潮暗暗袭来,杨柳已然衰老,孤独的鳏鱼也在惊恐。
前方的山阳,昔日游玩的黄鹤,怎能承受这份愁苦。剩下的只有苍茫的波浪,一片稀星薄雾,伴随着孤鸿的身影。
作者介绍: 杜文澜,清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多体现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夜晚,舟行江上,作者在寂静的氛围中感受到孤独与思念,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水龙吟 舟夜闻笛》是一首充满抒情与意象的诗。诗中通过描绘夜晚舟行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凄美的氛围。开篇几句即通过“几番吹月梅边,一双瘦鹤支烟冷”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冷宁静的夜晚,梅边的笛声宛如月光下的回响,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接下来的描述“江城又晚,飞花渐寂,今宵倦艇”则进一步加深了夜色的沉寂与诗人的倦怠感。飞花的寂寞与游子的疲惫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孤独。
诗中多用意象,如“宿鹭惊沙,潜虬舞壑”,展现了自然的灵动与诗人的情感共鸣。尤其是“断肠谁听”的感慨,表露出一种无奈与悲伤,似乎在叹息世间的冷漠。
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将思绪引向了对往昔的追忆:“长恨芙蓉分镜”,无不表现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最后的“剩苍波一片,稀星薄雾,伴孤鸿影”则将孤独感推向高潮,诗人用广阔的自然背景衬托出内心的孤寂,留给读者一种深沉的思索与无尽的回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以及在孤独中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瘦鹤”主要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孤独
c. 财富
“长恨芙蓉分镜”中的“芙蓉”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美好的女子
c. 一种乐器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轻松愉快
b. 悲伤孤独
c. 喜庆热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水龙吟 舟夜闻笛》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