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寒食出城》

时间: 2025-05-04 10:17:07

诗句

郊外融和景,浓于城市中。

歌声留客醉,花意尽春红。

游人一何乐,归驭莫怱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7:07

原文展示:

寒食出城
郊外融和景,浓于城市中。
歌声留客醉,花意尽春红。
游人一何乐,归驭莫怱怱。

白话文翻译:

在郊外的景色更显温暖和谐,比城市里的要浓郁得多。悠扬的歌声使得留客的人们沉醉其中,花儿的意蕴也在春天的红色中尽情绽放。游人们乐在其中,归途的马车却不急不忙。

注释:

  • 寒食:寒食节,古代节日,通常在清明前一天,主要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不生火做饭。
  • 融和:指温暖、和谐的状态。
  • 浓于:形容比……更浓厚。
  • 歌声:指唱歌的声音,通常与欢快的氛围相关。
  • 花意:花的情意或象征意义。
  • 莫怱怱:不要急躁,形容从容的态度。

典故解析:

寒食节的起源与忠臣介之推有关,传说他为了保护晋景公而不求名利,选择在寒食节期间隐居,后世以此节日来纪念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田况,字德明,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诗人,其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寒食节前后,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借此节日,抒发外出游玩的愉悦感受,寄托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郊外的美丽景色与春日的欢快气氛,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陶醉。开篇“郊外融和景,浓于城市中”,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场景,郊外的美景更为浓厚,给人以愉悦的感受。接着“歌声留客醉,花意尽春红”,通过歌声和盛开的花朵,进一步渲染了氛围,表现出游人沉醉于这自然美景中的惬意。最后“游人一何乐,归驭莫怱怱”,诗人通过游人与马车的从容态度,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表现出对生活的满足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感受,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郊外融和景,浓于城市中:描绘郊外的景色温暖和谐,比起城市来更为浓厚。
    • 歌声留客醉,花意尽春红:悠扬的歌声吸引游人,花的美丽在春天尽情绽放。
    • 游人一何乐,归驭莫怱怱:游人们在愉悦中享受时光,归家的马车不急,表现出一种从容的态度。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歌声留客醉,花意尽春红”,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花的意蕴与春情相结合,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美好。
  •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悠闲态度的追求,表达了人在自然中所感受到的快乐与宁静。

意象分析:

  • 郊外:象征自由和广阔,代表着诗人向往的自然生活。
  • 歌声:象征欢愉与生活的热情,带动了游人的情感。
  • :象征青春与美好,春天的花朵象征着生命的繁荣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 A) 介之推
    • B) 李白
    • C) 杜甫
  2. “游人一何乐,归驭莫怱怱”的意思是?

    • A) 游人很匆忙
    • B) 游人非常快乐,归途从容
    • C) 游人不喜欢春天
  3. 诗中描绘的主要场景是?

    • A) 城市
    • B) 郊外
    • C) 山林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与田况的“郊外融和景,浓于城市中”形成对比,前者是对国家沦亡的感慨,后者则是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景象。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田况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欧职相士谒书诣梁权郡诗以代之 杨妃牡丹 次韵探梅首尾吟 壬寅元日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 即事十首 山行 次韵酬戴式之 舟次严陵 约黄成之观琼花予不及从以诗代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土偶蒙金 羊字旁的字 高谈雅步 睹着知微 幺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退远 陷落计中 情深意重 中贵人 音字旁的字 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弘愿 徧报 秉政劳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