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7:43
残句:吾闻调羹槿
作者:黄庭坚 〔宋代〕
吾闻调羹槿,异味及粉榆。
我听说调羹(汤匙)是用槿花制作的,味道与粉榆(榆树的树皮)有些不同。
诗中提到的“槿”和“粉榆”可能暗示着饮食文化中的不同风味,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同时,这也可能与当时的饮食习惯及文化背景有关,表现出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田,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庭坚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独特见解。诗中通过食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不同文化和风味的探索。
黄庭坚的这首诗虽然简短,却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诗中提到的“调羹槿”不仅是对餐具的一种描绘,更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反映。槿花的使用,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此外,提及的“异味”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活中多样性的美,暗示了不同风味和文化的碰撞。整体上,这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调羹和槿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不同食材和饮食文化的关注。诗句简练而富有诗意,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饮食文化的探索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揭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密切关系,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追求。
“调羹”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槿”是什么?
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黄庭坚 vs.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