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8:37
穆然而肃,毗尼藏也。
熙然而温,同尘相也。
默然而说,法中龙象也。
知文知武,染衣将相也。
渊然而深,饱儒术也。
悠然而思,入诗律也。
钵囊如空,不受实也。
室中生光,无长物也。
十有七年,为法城堑也。
五十八夏,圭璋无玷也。
斩然而秀,出火宅也。
漻然而化,薪火息也。
子孙绳绳,奉承丹青。
眸子睟明,吾观其役物之智。
袖手微笑,人挹其临财之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的气质与智慧。他安静而庄重,藏有深厚的佛理;温和而明亮,和世俗相融;沉默而有道理,法理如龙象般雄伟;既懂文艺又懂军事,身着僧袍却有王者之气。他的学识深邃,蕴含着丰厚的文化;思考悠远,融入了诗的法则。他的钵囊空无一物,心灵不执着于物质;室内光明,生活简朴无累赘。十七年来,他为法理筑起了坚固的城池;五十八个夏天,他的品德如璧玉般无瑕。他的智慧超然,犹如从火宅中解脱;他如水般流动,熄灭了生活的烦扰。子孙们世世代代,承继着他的教诲;他的眼神明亮,显示出对事物的洞察;他袖手微笑,清雅的气质吸引着人们。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深受苏轼的影响,他的诗风多以清新、淡雅为主,擅长写景抒情,且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诗为赞美宝梵大师的作品,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与追随。诗中所描绘的高僧形象,体现了黄庭坚对佛教的理解以及对高人境界的向往。
《宝梵大师真赞》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通过对宝梵大师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高僧的崇敬与仰慕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高僧内心的空灵与外在的清雅。穆然、熙然、默然等词汇的运用,传达出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精神状态。诗中提到的“法中龙象”,不仅是对高僧智慧的肯定,也反映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钵囊如空、室中生光等意象,寓意着高僧的淡泊明志,显示出一种超然于物质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文化素养和精神追求。
本诗通过对宝梵大师的赞美,表达了对高僧品德与智慧的尊敬,体现了追求精神生活的理想。诗中所展现的高僧形象,不仅是对佛教信仰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诗中“穆然而肃”形容了高僧的什么状态?
A. 忧伤
B. 威严
C. 快乐
答案:B
“钵囊如空”指的是高僧的什么特征?
A. 富有
B. 简朴
C. 懒惰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法中龙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法理的深厚与威严
B. 物质的丰富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A
《宝梵大师真赞》与杜甫的《登高》对比,均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宝梵大师真赞》更偏向于对佛教哲理的赞美,而《登高》则是对时事的感慨与人生的无奈。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境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诗人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