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1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10:02
蜀虽云乐土,民勤过四方。
寸壤不容隙,仅能充岁粮,
间或容墮孏,曷能备凶痒。
所以农桑具,市易时相望。
野氓集广鄽,众贾趋宝坊。
惇本诚急务,戒其靡愆常。
兹会良足喜,后贤勿忽忘。
尽管蜀地被称为乐土,人民却辛勤劳作,四处奔波。
每寸土地都无法浪费,仅能勉强维持一年的粮食,
偶尔也有落空的时候,如何能够应对灾难呢?
因此,农业和丝织业必须齐全,
市场的交易时常期待着丰收。
乡民聚集在广场,商人们涌向宝坊。
恪守本分确实是紧急的事务,
要警惕不良的风气。
今天的聚会令人欣喜,
希望后来的贤士们不要忘记这份情谊。
田况,宋代诗人,生于四川,因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尤其是对农民生活的关注而受到赞誉。
此诗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四川地区的经济状况和民生问题。蜀地虽被誉为乐土,实则民众辛勤劳作,生活艰辛。诗中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感慨与对社会风气的警惕。
田况的《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八日太慈寺前区市》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蜀地的现实生活,表现了人民的勤劳与艰辛。在诗的开头,诗人承认蜀地虽被视为“乐土”,但实际上民众却不得不辛勤劳作以谋生,甚至每寸土地都不能浪费,这种对土地的珍惜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接着,诗人提到了农业和丝织业的重要性,显示出经济发展对民生的影响。
诗的最后部分,田况提到“兹会良足喜”,展现了对当下和谐社会的珍视与欣慰,同时也表达了对后世贤士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牢记这份情谊与责任。这种情感的传递,使诗歌不仅仅停留在对现实的描述上,更有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诗中运用了对比(乐土与辛勤劳作)、排比(描述农桑与市易的繁忙)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力,情感更加真实。
全诗旨在表达对蜀地民众辛勤劳动的赞美,同时也警示后世要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和谐与繁荣,恪守本分,抵制不良风气。
诗中提到蜀地被称为什么?
A. 乐土
B. 富饶之地
C. 繁华之地
诗中“寸壤不容隙”的意思是?
A. 每寸土地都要充分利用
B. 土地非常肥沃
C. 土地被浪费
诗人对后世贤士的期望是什么?
A. 忘记现在的生活
B. 珍惜和谐与繁荣
C. 追求富贵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田况的诗更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而李白则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对自由的向往。这两种风格代表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情感,反映出不同层面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