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3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38:52
蓦山溪
作者:葛胜仲 〔宋代〕
春风野外。卵色天如水。鱼戏舞绡纹,似出听新声北里。追风骏足,千骑卷高冈,一箭过,万人呼,雁落寒空里。天穿过了,此日名穿地。横石俯清波,竞追随新年乐事。谁怜老子,使得暂遨游,争捧手,乍凭肩,夹道游人醉。
在春风吹拂的野外,天色如水般清澈,鱼在水中嬉戏,仿佛在舞动绡纹,似乎在聆听北方传来的新声。骏马奔驰,千骑如潮,卷起高岗上的尘土,一箭飞过,万人呼喊,雁阵在寒空中落下。天边的景象穿透了,这一天被称为“穿地”。高石俯视着清波,竞相追随新年的乐事。谁怜老翁,令他暂时遨游,争相捧手,乍一靠肩,游人们在夹道中醉意朦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葛胜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描绘了春日野外的美景,反映了人们在春光明媚时的欢愉心情,表达了对新年乐事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蓦山溪》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清新的春日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春风野外”便直接引入了春的主题,给人以温暖和生机的感觉。接下来的描写,诗人通过“卵色天如水”来形容天空的明亮和清澈,形成了一幅优美的春日图景。鱼在水中嬉戏的场景,生动地体现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机。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骑马追风的壮观场面,千骑卷起的尘土,仿佛可以感受到那份气势和热烈。接着,诗人又引入了“雁落寒空里”的意象,暗示了季节的变迁,人生的无常。最后,诗人转向对老者的怜悯,表现了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夹道游人醉意朦胧,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描绘,传达了春天的美好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生命的赞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欢乐,传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希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美丽画面,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卵色”主要形容什么?
A. 水的颜色
B. 天空的颜色
C. 花的颜色
“千骑卷高冈”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安静的田园
B. 壮观的骑马场面
C. 漫步的游人
诗中“雁落寒空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感伤
C.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葛胜仲的《蓦山溪》与李白的《将进酒》,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将进酒》更为豪放,强调享受当下,而《蓦山溪》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春日的生机与自然的和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