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吴城庙》

时间: 2025-05-05 23:32:55

诗句

乞得东归一信风,敬持牲酒扣灵宫。

千寻石甃苍藤合,百岁神仓赤眚空。

浥浥午阴移岸树,萧萧凉意满船篷。

杖藜更作僧坊去,借壁题诗却未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2:55

原文展示:

乞得东归一信风,敬持牲酒扣灵宫。
千寻石甃苍藤合,百岁神仓赤眚空。
浥浥午阴移岸树,萧萧凉意满船篷。
杖藜更作僧坊去,借壁题诗却未工。

白话文翻译:

我恳求东风送信归来,恭敬地携带祭品敲响灵宫。
千寻的石砖与苍翠的藤蔓交融在一起,百年的神仓却是空荡荡的。
午后的阴影轻轻移动,岸边的树影摇曳,凉意萧萧充满了船篷。
我手杖藜杖去往僧坊,借着墙壁题写诗句却写得不够好。

注释:

字词注释:

  • 乞得:请求得到。
  • 东归:指向东方归去,意为向故乡或某地归去。
  • 牲酒:祭祀用的酒和牲畜。
  • 灵宫:神灵的宫殿,指庙宇。
  • 千寻:形容极高,常指石材或山石。
  • :砖石,铺成的地面。
  • 苍藤:青翠的藤蔓植物。
  • 神仓:神灵的仓库,意指供奉神明的地方。
  • 赤眚空:赤色的“眚”指的是神灵的标志,空则表示空虚。
  • 浥浥:形容湿润的样子。
  • 萧萧:形容风声或树叶声,带有凉意。
  • 杖藜:手持藜杖,藜杖是用植物制成的手杖。
  • 僧坊:僧人居住的地方,寺庙。
  • 未工:写得不够好。

典故解析:

该诗中提到的灵宫,常见于古代祭祀文化,说明诗人与神灵的关系。同时,千寻石甃和苍藤的意象,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约1080-1130),字子野,号梅溪,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个人情感的抒发,风格清新脱俗,常以清丽的笔触描绘山水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可能在旅行途中,经过吴城的一座庙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神灵的敬仰。诗中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张孝祥的《题吴城庙》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神灵的虔诚。开篇“乞得东归一信风”,以请求东风传信的方式引入,显示出一种渴望与期盼。这种情感贯穿整首诗,使得诗人对神灵的敬畏与对故乡的思念相互交织。

诗中运用“千寻石甃苍藤合”,通过对石砖与藤蔓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古朴而静谧的氛围。这不仅仅是对庙宇环境的描写,更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百年的神仓空荡荡,暗示着神灵的遗忘与人世的无常。

“浥浥午阴移岸树,萧萧凉意满船篷”,此句则通过声音与气候的变化,传达出一种凉意与孤独的情感,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在静谧的午后,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事的感慨。最后两句,杖藜而行的身影与借壁题诗的无奈,进一步强化了诗人渴望表达却又难以实现的情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神灵的敬仰和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乞得东归一信风:诗人希望得到东风的帮助,带回故乡的消息。
  2. 敬持牲酒扣灵宫:以虔诚的态度,携带祭品敲打庙宇的门,彰显对神灵的尊敬。
  3. 千寻石甃苍藤合:形容庙宇的石砖高耸,与藤蔓交融,展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4. 百岁神仓赤眚空:神仓空荡荡,暗示着人们对神灵的遗忘与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5. 浥浥午阴移岸树:午后的阴影轻轻移动,岸边的树影摇曳,展现出宁静的自然景象。
  6. 萧萧凉意满船篷:凉意弥漫,传达出一丝孤独与清冷的感觉。
  7. 杖藜更作僧坊去:手持藜杖向僧坊走去,暗示着诗人对修行与内心平静的向往。
  8. 借壁题诗却未工:虽然借着墙壁写诗,但诗句却写得不够工整,流露出诗人的谦卑与自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寻石甃苍藤合”,形象地描绘了庙宇的雄伟与自然的融合。
  • 拟人:将自然景色拟人化,如“浥浥午阴”表现出阴影的轻柔移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神灵的敬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怀念。诗中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人世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着希望与归属。
  • 牲酒:代表着对神灵的敬仰与祭祀文化。
  • 苍藤:象征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灵动。
  • 凉意:传达出孤独与内心的清冷。
  • 僧坊:象征着修行与精神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乞得东归一信风”中的“东归”指的是: A. 向西方返回
    B. 向南方返回
    C. 向东方返回
    D. 向北方返回

  2. 诗中“千寻石甃苍藤合”意在表现: A.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B. 神灵的威严
    C. 诗人的孤独
    D. 祭祀文化

  3. “借壁题诗却未工”表达了诗人: A. 自信满满
    B. 对自己作品的不满
    C. 对神灵的敬意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张孝祥 vs. 苏轼:两位诗人都在作品中描绘了自然,但张孝祥更侧重于对神灵的敬仰与故乡的思念,而苏轼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历史的沉思。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张孝祥诗文集》

相关查询

江中晚钓,寄荆南一二相识 馀干旅舍 送朱山人放越州,贼退后归山阴别业 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 双峰下哭故人李宥 偶然作 谪官后却归故村,将过虎丘,怅然有作 江州留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寺即梁朝萧内史创) 送李秘书却赴南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韭字旁的字 残贤害善 稳顺 各打五十大板 鸣鹤之应 龜字旁的字 包含赞的词语有哪些 书功竹帛 惔怕 岳岳荦荦 型式 韋字旁的字 包含佳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头的字 非字旁的字 弹压山川 丝溜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